北魏东宫属官考述
发布时间:2017-07-18 21:27
本文关键词:北魏东宫属官考述
更多相关文章: 北魏 东宫属官 皇权专制 品级 职权 选授 迁转 制度传承
【摘要】: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公元386——534年)积极效仿魏晋,创设了极为完备的东宫属官系统。北魏的东宫制度与皇储的册封伴随始终,是太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强太子东宫的势力,提高储君的执政能力,巩固以父死子继为基础的皇朝政体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东宫作为官僚机器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朝廷之外的又一权力实体,它职位完备、等级森严、权责明晰,具体可分为辅导、侍从、庶务与防卫四大环节,各部协调配合,共同保障太子的生活起居、文化教育、随扈侍从、权力行使。东宫属官关乎王朝的前途命运,因此朝廷甚重人选,,遵循朝臣举荐、皇帝任命、吏部下委的严格的人事程序,对候选者的政治归属、家世门第、仕宦履历、品性素养都要严加甄别。东宫属官与皇帝和太子皆具君臣关系,形成独特的“二元身份结构”,其任职方式独特,迁转通道迥异,成为北魏政坛的独特景观。作为制度文化的载体,北魏东宫属官制度上承魏晋余绪,下启隋唐新风,有别于同期的江左政权,在系统整合汉族制度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为华夏文明增添了新鲜血液。这证明少数民族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单纯的、消极的接受者、学习者,还是积极的捍卫者、创造者。
【关键词】:北魏 东宫属官 皇权专制 品级 职权 选授 迁转 制度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91;K239.2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9
- 1.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10-12
- 2. 研究综述12-17
- 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7-19
- 第1章 北魏太子东宫系统的形成19-31
- 1.1 太子东宫系统设置的原因19-23
- 1.1.1 王朝政治的现实需要19-22
- 1.1.2 摹仿汉族制度的必然结果22-23
- 1.2 太子东宫属官的建制沿革23-31
- 1.2.1 太和改革前的东宫属官24-28
- 1.2.2 太和改革后的东宫属官28-31
- 第2章 北魏东宫属官的品级规定及职位类型31-41
- 2.1 东宫属官的品级31-35
- 2.1.1 太和十七年前《职员令》的规定31-33
- 2.1.2 太和二十三年后《职员令》的规定33-35
- 2.2 东宫属官的职位类型35-41
- 2.2.1 依身份分类35-36
- 2.2.2 依职权分类36-39
- 2.2.3 依清浊流品分类39-41
- 第3章 北魏东宫属官的职责权限41-51
- 3.1 东宫辅导官的职掌41-44
- 3.2 东宫侍从官的职掌44-47
- 3.3 东宫庶务官的职掌47-48
- 3.4 东宫防卫武官的职掌48-51
- 第4章 北魏东宫属官的选授及任职方式51-62
- 4.1 东宫属官的选任方式51-53
- 4.1.1 皇帝任命51-52
- 4.1.2 朝臣举荐52
- 4.1.3 太子自辟52-53
- 4.2 东宫属官的选拔标准53-59
- 4.2.1 政治归属53-54
- 4.2.2 家世背景54-56
- 4.2.3 仕宦履历56
- 4.2.4 品行素养56-58
- 4.2.5 民族成分58-59
- 4.3 东宫属官的任职方式59-62
- 4.3.1 专职59
- 4.3.2 兼任59-60
- 4.3.3 加官60-62
- 第5章 北魏东宫属官的迁转途径62-78
- 5.1 以东宫属官起家62-67
- 5.1.1 超品者的起家官63-66
- 5.1.2 乡品一品者的起家官66-67
- 5.2 东宫属官迁转来源67-72
- 5.2.1 由尚书省官员迁转67-68
- 5.2.2 由中书省官员迁转68-69
- 5.2.3 由散骑省(集书省)官员迁转69-71
- 5.2.4 由武官迁转71-72
- 5.3 东宫属官迁转流向72-78
- 5.3.1 在本系统内部流动72-73
- 5.3.2 在东宫系统之外的迁转73-75
- 5.3.3 在新朝担任要职75-78
- 第6章 北魏东宫属官的作用及历史意义78-87
- 6.1 北魏东宫属官的政治作用78-81
- 6.1.1 二元身份结构的形成78-79
- 6.1.2 东宫属官与皇太子的连带关系79-80
- 6.1.3 巩固太子权势80-81
- 6.2 北魏东宫属官的制度意义81-87
- 6.2.1 师承汉晋81-82
- 6.2.2 异别江左82-84
- 6.2.3 影响隋唐84-87
- 结语87-89
- 附表89-106
- 附表 1 太子拓跋焘东宫职官表89-90
- 附表 2 太子拓跋晃东宫职官表90-92
- 附表 3 太子拓跋弘东宫职官表92-94
- 附表 4 太子拓跋宏东宫职官表94-95
- 附表 5 太子元恂东宫属官表95-99
- 附表 6 太子元恪东宫属官表99-102
- 附表 7 太子元诩东宫职官表102-106
- 参考文献106-111
- 致谢111-112
- 作者简介112-11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雅君;;试论两汉太子师傅制度[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2 曹文柱;北魏明元、太武两朝的世子监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3 罗庆康;;西汉詹事考略[J];安徽史学;1988年03期
4 沈刚;;两晋东宫述论[J];东南文化;2008年02期
5 刘雅君;;略论两晋的太子卫率[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刘雅君;;试论两晋太子师傅制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刘军;;试论北魏孝文帝太和末年的夺嫡之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刘雅君;李磊;;刘宋东宫武官述论[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9 吕克勤;浅论北魏孝文帝太子元恂之死[J];菏泽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10 李凭;;论北魏正平元年事变[J];晋阳学刊;198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军;北魏宗室阶层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59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59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