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四书大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10:40

  本文关键词:《四书大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四书大全》 《四书》学 科举 教育 文献编纂学


【摘要】: 《四书大全》又名《四书集注大全》,是明代翰林学士胡广等奉敕纂修的一部极具影响力的著作。论文在全面总结和有选择地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纂修的历史文化背景、体例特征与版本信息、社会文化与学术影响、后人的评价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系统地、历史地考察。 《四书大全》是以一种传注本为根据,增广诸儒议论,求其传注之全,具有集注的性质。但因仅限于在程朱理学的范畴内,遂使《四书大全》的编成与诏颁,成为了程朱理学一元化思想统治地位在明代真正确立的标志。 《四书大全》的颁行,在科举、文化、教育、《四书》学史及文献编纂学等领域,均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四书》、《五经》及程朱义理作为科举考试的依据,使《四书大全》成为科举和教育的主题,在钳制思想、禁锢学术的同时,导致了学风和社会风气的败坏。《四书大全》对《四书》学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在明清讲章之学和以王阳明为代表的“新《四书》学”的勃兴。《四书大全》因材料集中、便于使用而被当作宋元《四书》文献集成著作来使用,在将朱子学由宋至明的链条接续起来的同时,对文献编纂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大全”编纂形式的延续和注疏体例的创新。 《四书大全》的局限和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它受到四库馆臣及顾炎武、王夫之等学者批判的原因。实际上,我们似乎也可以将《四书大全》的流传看作宋明之际朱子学发展的缩影,而不仅仅将其视为明清两朝讲章繁复之滥觞。
【关键词】:《四书大全》 《四书》学 科举 教育 文献编纂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0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绪论8-12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8-9
  • 二、文献综述与写作构想9-12
  • 第一章 《四书大全》的纂修背景12-18
  • 一、历史文化背景简析12-16
  • 二、胡广其人16-18
  • 第二章 《四书大全》的体例与版本18-24
  • 一、编纂体例18-20
  • 二、现存善本简介20-24
  • 第三章《四书大全》的影响24-38
  • 一、对科举和教育的影响24-28
  • (一) 对科举的影响24-26
  • (二) 对教育的影响26-28
  • 二、对《四书》学的影响28-33
  • 三、对文献编纂学的影响33-38
  • (一) “大全”编纂的延续33-35
  • (二) “纂疏”体及其地位35-38
  • 第四章 《四书大全》的评价问题38-45
  • 一、四库馆臣的评价38-41
  • 二、顾炎武的评价41-43
  • 三、王夫之的评价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50
  • 致谢50-51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永新;;从《四书辑释》的编刻看《四书》学学术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夏咸淳;明代文人心态之律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黄明光,农春光;论明代科举制度的民族性[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4 吴伯曜;;阳明心学对晚明四书学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孟昭燕;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读后[J];华夏文化;2001年01期

6 曹之;明代官修书考略[J];晋图学刊;1998年04期

7 程志强;明太祖的三教思想、政策及其影响[J];史林;2002年01期

8 闫春;;论《四库全书》收录的明代《四书》著作[J];兰州学刊;2008年10期

9 洪树华;方丽萍;;从《汉志》《隋志》《四库全书》看经史子集学术源流[J];求索;2006年01期

10 郭素红;;明初经学与《大全》的敕修[J];求索;2007年10期



本文编号:581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81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b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