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变法运动中的张方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9 01:24
本文关键词:北宋变法运动中的张方平研究
【摘要】:北宋中期,政治上吏治败坏,因循守旧,腐败之风弥漫上下。军事上,承平已久,军队人数众多,但战斗力弱,出现“冗兵”的态势。财政上日益入不敷出,公私匮乏。社会矛盾丛生,王朝内忧外患不断,该如何解决眼前的危机,使北宋王朝这艘大船可以继续航行下去,当时的有识之士无不在思索救国之良方。张方平就是其中一位。由于高寿,他经历了从真宗到神宗五朝,目睹了庆历新政、熙宁变法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官场几度沉浮。在庆历新政期间,他恪尽职守,勇于进谏,劾奸罢庸,为新政的推行铺平道路。指正朝政得失,力谏裁减浮费,支持新政的实施。出使契丹,力主招抚西夏,积极为新政的推行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进奏院案”中,张方平因为反对当时激进的士风而上书弹劾王益柔等人,并不是反对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时期,虽然张方平的改革主张与王安石的主张有若干相似的,但张方平坚决反对新政,以退为进,表明对变法的态度。在地方任职期间,体察到变法给基层百姓造成的困难,积极上书,痛陈变法得失。张方平反对变法主要是因为新法的措施给基层百姓和政府造成很大的困扰,增加了百姓的财政负担。如输钱免役使百姓不得不卖田宅鬻牛,同时加剧了钱荒,影响正常的商业流通。他认为差役法和募役法并行是可行的办法。本文的框架结构由绪言与正文构成。其正文包括张方平的生平述略,张方平与庆历新政、张方平与王安石变法三部分。第一部分,除了梳理张方平的生平,还考证了他的人际关系。第二部分主要对比张方平的改革措施与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以及围绕他与“进奏院案”的一些考证。第三部分主要讲张方平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在地方上与新政有关的活动,以及他反对新政的原因,并由此揣测变法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北宋 变法 张方平 庆历新政 熙宁变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9
- 1 绪论9-14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3 研究的意义13-14
- 2 张方平的生平述略14-26
- 2.1 张方平的生平14-17
- 2.2 张方平的人际交往17-26
- 3 张方平与庆历新政26-35
- 3.1 时代背景26-28
- 3.2 张方平与庆历新政28-33
- 3.3 张方平与“进奏院案”33-35
- 4 张方平与王安石变法35-44
- 4.1 张方平在王安石变法期间的活动35-36
- 4.2 张方平与王安石改革主张的对比36-38
- 4.3 张方平对免役法的看法38-40
- 4.4 两次改革失败的原因40-44
- 5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克宁;郑胜明;;北宋“东南六路”分合考释[J];沧桑;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586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86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