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索源,鉴往知来——冯天瑜新著《中国文化生成史》的学理价值
本文关键词:寻根索源,鉴往知来——冯天瑜新著《中国文化生成史》的学理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冯天瑜 《中国文化生成史》 文化生态理论 中国文化结构 文化走向
【摘要】:2013年年底,冯天瑜先生推出80万言新著《中国文化生成史》。新著将中国文化生成的基因奥秘一一解码,佳惠学林。在文化生成史基础理论的建构方面,新著明确了文化史学科定位,进一步完善了文化生态理论,将文化生态三层次说(即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制度环境)修订为文化生态四因素说(即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在中国文化生成史重要问题的探析方面,新著对中国文化的结构性特征、科举制度的评价以及"李约瑟悖论"问题,均有所辨正,有所发明。秉承中国史学"述往事,思来者"的优良传统,新著前瞻了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认为中国文化的复兴,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是对中国文化原创动力的复归与超越。新著认为,21世纪是"中国世纪"的说法,应该缓议。当下中国尤须关注的是,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新著相信,中华民族将与人类文明更加深入地全面对话,"驾驭巨舟,升起云帆,在无垠的文明沧海破浪远航"。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冯天瑜 《中国文化生成史》 文化生态理论 中国文化结构 文化走向
【分类号】:K203-5
【正文快照】: 中国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悠久、浩博的特殊存在。关于它之所以悠久、浩博的奥秘,黑格尔、汤因比、韦伯都曾试图从哲学的、思辨的视角予以解读说明。 黑格尔论道:“中国实在是最古老的国家;它的原则又具有那一种实体性,所以它既然是最古的、同时又是最新的帝国。中国很早就已经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池;;著名文化史学家——记冯天瑜教授[J];理论月刊;1993年05期
2 ;著名历史学家、研究会顾问冯天瑜教授的讲话[J];湖北文史资料;1997年02期
3 冯天瑜;樊良树;;关于“封建”概念的对话[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年04期
4 张笃勤;;冯天瑜先生对湖北史志研究的重要贡献[J];学习与实践;2011年01期
5 王煜;评冯天瑜教授《明清文化史散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6 冯天瑜;义理·考据·词章[J];社会科学家;1994年03期
7 杨树标;使我受益颇多的一部书──读冯天瑜、毛磊等著的《中华开放史》[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8 张首映;评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散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9 林甘泉;;“封建”与“封建社会”的历史考察——评冯天瑜的《“封建”考论》[J];中国史研究;2008年03期
10 蒋国保;“解构专制”的解构——读冯天瑜、谢贵安近著《解构专制》[J];哲学研究;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蒋太旭;冯天瑜建议武汉“打包”申遗[N];长江日报;2014年
2 记者 夏静;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应给杰出乡村教师“长江学者”待遇[N];光明日报;2010年
3 记者 张云宽 实习生 赵阿颖 通讯员 韦霞;封建社会制度止步于周朝[N];湖北日报;2006年
4 记者 张进 实习生 邱立;留住文化根脉[N];湖北日报;2014年
5 记者 韩晓玲;“未敢懈怠”的史学大家[N];湖北日报;2011年
6 叶文宪;“封建”这个词用错了吗?[N];天津日报;2007年
,本文编号:587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8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