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太平”社会理想的理论建构——从“太平”概念的初源谈起
发布时间:2017-08-04 16:07
本文关键词:汉代“太平”社会理想的理论建构——从“太平”概念的初源谈起
更多相关文章: “太平” 社会理想 征验 “太平之基” “致太平”
【摘要】:"太平"一词产生于战国时期,到东汉中后期而终成人们观念世界中理想社会的代名词,其标志便是王充所著《论衡》和王符的《潜夫论》。王充在赞同五帝三王的时代为"太平"之世的同时,并不认为"太平"是遥不可及的一种社会政治局面,在他看来,判断一个时代是否属于"太平"之世,首先要看统治体系中的成员是否具有良好的政德和作风,其次要看物质财富的多寡和社会风气的好坏,而社会安定有序和民众安居乐业是"太平"之世的根本标志和征验。如果说王充的《论衡》执着于对古往今来"太平"之世的如数家珍和对"太平"之世基本特征的阐述,那么王符则在此基础之上扮演了"接着讲"的角色,即着重围绕何为"太平之基"及何以"致太平",展开了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探索。
【作者单位】: 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
【关键词】: “太平” 社会理想 征验 “太平之基” “致太平”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历代官箴研究”(项目编号:11BZS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34
【正文快照】: “太平”是炎黄子孙心目中一个极其美好的字眼。查考传世文献可知,这一概念早在战国时期便已产生,西汉至东汉前期,其在各种文献中时或出现,而到东汉中后期,以王充所著《论衡》和王符的《潜夫论》为标志,“太平”不仅得到了高频次的使用,而且因了他们卓有成效的理论建构而终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道平;;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美娜;《盐铁论》与汉代贤良、文学的社会理想[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20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20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