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时代的交融——论贺循礼学特征
本文关键词:传统与时代的交融——论贺循礼学特征
【摘要】:贺循是晋代著名礼学家,其礼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在博采众家的基础之上,贺循度越前人而自成一家。他崇尚礼教,常借礼制来宣扬教化。贺循礼学一方面固守经典,同时又因时制礼,变旧出新。在重情时代,其礼学亦带有浓郁时代气息。贺循常以情说礼,做到情礼并重,使得枯燥的礼制人情化。正因如此,贺循开创了礼学新思维,对后世礼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 晋代 贺循 礼学 《通典》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越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六朝会稽贺氏家族研究(13JDYW02YB)
【分类号】:K892.9
【正文快照】: 贺循(260-319),会稽山阴人,晋代著名礼学大师,尤精丧礼,著有《丧服谱》《丧服要记》等著作。贺循礼学体系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在博采前贤之长的基础之上,贺循将传统礼学与时代生活紧密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礼学特色。一、择众之长,度越前人据典籍记载,会稽贺氏源出庆氏,为庆普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商原李刚;;“道治文化”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胡秋银;刘浩;;论永和人物——以刘`晕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王莉;;汉乐府挽歌歌辞考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奕;;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平飞;;守死善道与行权合道:儒家经权思想的伦理意蕴[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4 范灄梅;;上博楚简《孔子诗论》与《子羔》篇性质小议[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5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赵连赏;;明代蓟州镇总兵官服等级考识——以戚继光为例[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7 尹钧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8 付开镜;;毒药与魏晋南北朝政治斗争和矛盾处理的关系(摘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9 王贞平;;唐高祖、太宗两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与“义”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10 陈志强;代睿欣;白遵光;蔡炳勤;王昭辉;;重温手术源流对发展中医的启示[A];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暨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9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商秀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张世敏;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敏;;秦汉“都亭”考略[J];学术研究;1985年05期
2 彭勋;;张翰:从政客到美食家[J];文学教育(上);2011年11期
3 许莉莉;;乌纱帽不抵家乡菜[J];龙门阵;2012年03期
4 商略;;商略的诗[J];诗林;2010年05期
5 李阿华;;秋风里,寻找张翰去[J];雨花;2011年05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623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2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