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北京城区至西北郊道路景观初探
本文关键词:清代北京城区至西北郊道路景观初探
【摘要】:清代北京城通往西北郊皇家园林区的道路,是清代北京郊区道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道路的形制为石道;交通往来人群主要为皇家出行、官吏通勤和旅行三类;交通方式则为水路和马车。探讨清代北京城区与西北郊地区交通往来过程中的实际风貌,旨在更具体地理解清代北京城通往西北郊皇家园林区的交通往来具象。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清代北京 西北郊 道路景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对历史时期城市空间布局及发展的量化分析——以清代北京双核多中心结构模式为例”(41301173)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清代北京城的城市布局,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西北郊“三山五园”皇家园林区的建设。清代,皇帝每年长期在海淀镇以北的皇家园林居住、办公,而自雍正朝起,对“三山五园”的核心园区圆明园的建设便不再局限于园林修建,同时配套了中央官署、八旗护军营房等功能布局,这使得西北郊皇家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丽;;论道路景观的个性[J];美术大观;2011年01期
2 翁超;;道路景观附属设施设计初探[J];艺术.生活;2010年06期
3 谢怀建;;文化视域下的中国古代道路景观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丽荣;;浅谈道路景观的个性设计[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2 李江锋;魏东;李林英;程小琴;;道路景观调查研究—以北京延庆县境内公路为例[A];全国公路生态绿化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周社;张可嘉;;吸纳传统园林艺术 打造公路生态文明[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4 赵兵;韦薇;;江南水乡道路景观个性的营造——以昆山市顺陈路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魏中华;翁剑成;张金喜;;道路景观学课程体系探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6 魏中华;翁剑成;;交通工程专业的道路景观学课程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吴霞;昌言“城变”进行时,道路景观齐开工[N];昌吉日报(汉);2013年
2 记者 骆会欣;北京朝阳区15条道路移交专业队伍管护[N];中国花卉报;2007年
3 记者 薛长福;西宁五大道路景观林带扮靓城市[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殷磊 陈运军;岛内人性化方案提速景观整治[N];厦门日报;2011年
5 张鸣岐邋通讯员 吴迪 海岩;四大绿化节点 提升道路景观[N];天津日报;2008年
6 记者 左丽琼;城区部分道路景观工程限期完工[N];广元日报;2009年
7 王京芳;美化道路为北京旅游造势[N];市场报;2003年
8 首席记者 孙晓玲;市委市政府召开千山东路道路景观绿化工程建设现场会[N];鞍山日报;2013年
9 记者 郭曼;高新区全力提升三条道路景观[N];昆明日报;2013年
10 本报特约记者 陈卫东 林清土;福州道路景观“色香”俱现[N];中国花卉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美云;大学校园绿色道路构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2 王军锋;道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3 杨秀芳;呼和浩特市道路景观评价方法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4 李婧;城市山体公园道路景观适宜性表达[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5 王璞婧;青岛东海路滨海道路景观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王艳奂;山区道路景观对行车安全影响的整体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陈茜茜;长沙市道路景观环境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蒋新星;重庆市主城区道路景观特色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9 宫泽龙;道路景观连续性对驾驶行为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梁凯;引入城市设计理念的道路景观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24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2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