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唐代进士宴会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14:19

  本文关键词:唐代进士宴会文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 进士 宴会 科举制 文化


【摘要】:唐代宴饮活动呈现多元的风貌,唐代进士宴会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有唐一代,进士们举办的宴会最有特色,进士们初登蟾宫的喜悦和步入仕途的抱负,都展现在这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筵席之间。在宴聚之际,人们通过饮食手段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把人伦关系推向融洽。宴会是一种人际往来的活动,或多或少带有交际色彩以维持人际关系,唐代进士宴会除了游乐性质以外,还带有浓厚的政治考量与官场利益。对唐代宴会的研究,学术界专著和论文颇多。对于唐代进士的研究,也是早已有之。但从唐代进士和唐代宴会的交叉点入手对唐代进士宴会文化进行研究的成果却是寥寥无几。笔者即由此入手,在充分占用各类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唐代进士宴会的士人心态文化、关系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和艺术现象的论述和探讨,力求还原唐代进士宴会文化的真实的历史面貌。 文化本是一种传承与创新,唐代进士宴会亦受到前朝的影响。宴饮发展到周代形成以礼为中心的宴饮,到了汉代,宴饮增添文人赋诗色彩,魏晋南北朝游宴之风大为盛行,除了受到前朝的影响,唐代进士宴会之所以蓬勃发展并展现多元的风貌,尚与进士科地位的提升、君主的提倡、物资的丰富与饮食业的繁荣、园林的兴盛、漫游风气与乐舞的多样性等有关。 进士宴会的主体是唐代士人。士人心态通过士人的活动贯注于唐代文化,而士人心态又是唐代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唐代进士宴会存在着众多的人生面相和极为复杂的众生心理,笔者总结出科举制度对唐代士人的重大影响和唐代社会的时代文化精神,并对进士宴会举办的目的进行探析。 唐代进士宴会不仅仅是为满足进士庆祝的需求,它还承担着更为重要的社交需求。如果说血脉是人的生理生命支持系统的话,那么人脉则是人的社会生命支持系统。唐代进士宴会属于拓展人际关系的社交宴会。从君王的角度来看,唐代皇帝藉赐宴曲江来笼络即将步入仕途的新进士,以加强统治集团内部的和睦和团结,让臣下报恩感恩,造成一个君臣和同一致治理国家的政治局面;从官员的角度来看,透过宴饮活动来取悦主上,,凝聚自己在官场的势力;从新进士的角度来看,藉宴会结纳同榜进士与官宦权贵,为往后的官场生涯铺路;从进士团的角度来看,作为进士宴会的承办者,通过宴会取得巨大的经济收入。 文化包含物质、制度与精神的层次。在物质文化方面,唐代由于政治安定、经济发达,使得宴饮的物质享受远胜于前朝。在唐代进士宴饮活动中,各色美味佳肴集于一桌。烧春酒、酴糜酒、乳酪、樱桃、红绫饼等饮食在唐代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人们喜爱的饮食。唐代进士宴会所形成的科举习俗,宴饮娱乐,饮食环境等饮食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代进士宴会历时170多年,久盛不衰,是基于它所具有的鲜明而突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唐代进士宴会文化有漫长的发展历程、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稳定的结构体系,涉猎学科门类繁多,博大精深,堪称独秀于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强大的兼收并蓄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唐代 进士 宴会 科举制 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绪论11-21
  • 0.1 研究背景11-12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0.2.1 研究目的12
  • 0.2.2 研究意义12-13
  • 0.3 研究依据13-15
  • 0.3.1 理论依据13-14
  • 0.3.2 现实依据14-15
  • 0.4 国内外研究综述15-18
  • 0.4.1 国内研究综述15-17
  • 0.4.2 国外研究综述17-18
  • 0.5 研究思路与方法18-20
  • 0.5.1 研究思路18-19
  • 0.5.2 研究方法19-20
  • 0.6 论文的创新之处20-21
  • 第一章 唐代进士宴会的沿革与发展背景21-37
  • 1.1 唐代进士宴会的沿革21-26
  • 1.1.1 西周的“乡饮酒礼”21-22
  • 1.1.2 汉代:文人色彩浓厚的宴饮22-23
  • 1.1.3 魏晋南北朝至隋代的文人宴饮23-24
  • 1.1.4 鹿鸣宴24-25
  • 1.1.5 唐代进士宴会概况25-26
  • 1.2 唐代进士宴会的发展背景26-37
  • 1.2.1 政治背景26-31
  • 1.2.2 经济背景31-34
  • 1.2.3 社会文化背景34-37
  • 第二章 唐代进士宴会士人心态文化37-46
  • 2.1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37-39
  • 2.2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得意自豪的心态39-41
  • 2.3 “新有受恩江海客,坐听朝夕继为霖”——感恩报恩的心态41-42
  • 2.4 “亲扫球场如砥平,龙骧骤马晓光晴”——充实雄健的审美倾向42-44
  • 2.5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积极入世的心态44-46
  • 第三章 唐代进士宴会关系文化46-56
  • 3.1 君臣关系47-49
  • 3.2 座主门生、同年与朋党的关系49-53
  • 3.2.1 座主和门生的关系49-51
  • 3.2.2 同年与朋党的关系51-53
  • 3.3 进士团与宴会53-56
  • 3.3.1 进士团的性质与规模53
  • 3.3.2 进士团的业务范围53-54
  • 3.3.3 进士团行业的弊端与衰微54-56
  • 第四章 唐代进士宴会礼仪文化56-61
  • 4.1 异彩纷呈的礼仪习俗56-58
  • 4.2 礼仪的社会功用58-61
  • 4.2.1 为政治国58
  • 4.2.2 沟通协调58
  • 4.2.3 人文教化58-61
  • 第五章 唐代进士宴会饮食文化61-70
  • 5.1 齿颊生香的饮食61-65
  • 5.2 陶醉美景的宴饮之境65-67
  • 5.3 千姿百态的科举习俗67-68
  • 5.4 别开生面的席间娱乐68-70
  • 第六章 唐代进士宴会文化的特征70-72
  • 6.1 漫长的发展历程、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稳定的结构体系70-71
  • 6.2 涉猎学科门类繁多,博大精深,堪称独秀于世71
  • 6.3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强大的兼收并蓄的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71-72
  • 结论72-74
  • 参考文献74-78
  • 致谢78-79
  • 作者简介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泉;浅谈唐代的“曲江”诗[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杨向奎;赵梅;;“杏园探花宴”探赜[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王雪飞;唐朝繁荣的城市文化娱乐生活及对今天的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4 杨波;唐新进士闻喜宴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03期

5 张雁南;;唐代服务业奢侈性消费探析——以青楼妓业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姚伟钧;;唐代的饮食文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7 姚伟钧;汉唐节日饮食礼俗的形成与特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陈飞;唐代进士科“止试策”考论——兼及“三场试”之成立[J];历史研究;2002年03期

9 傅晓静;唐代的胡风饮食[J];民俗研究;1998年02期

10 高天成;;从唐长安节序民俗文化看大唐精神[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625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25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d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