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唐代中后期“不立皇后”对宦官专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5 23:25
本文关键词:试论唐代中后期“不立皇后”对宦官专权的影响
【摘要】: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朝代之一,尤其是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国力逐渐衰弱,不复昔日强盛。在这一时期,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成为最大的动乱因素和时代特点,其中宦官专权尤为甚。自唐玄宗开始,宦官一步步干涉朝政、掌管禁军,直至操纵皇帝的废立。在探讨宦官专权的原因之时,史学界的目光一直集中于皇帝昏庸和藩镇割据等,对于与宦官专权几乎同时出现的并延续一百多年的“不立皇后”言之甚少。在唐代,由于胡族血统的影响,妇女的地位提高,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也开始比前代更多地参与到国政当中。唐代前期,皇后干政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在唐代后期,“不立皇后”为宦官专权扫清了外戚和后宫专权的阻碍,并且没有了嫡长子的存在,打破了唐初建立起来的皇位继承原则,从而造成宦官一手把持朝政的局面。皇帝失去了可以制衡宦官的力量,整个唐朝的权力中心出现了分配不平衡的现象,加速了唐王朝衰亡的过程。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唐代皇后考释,对于唐代皇后的出身、籍贯、家族状况等进行考证,把传世文献和出土墓志结合起来,纠正史书中的谬误和记载不清晰的部分,重点展现出唐代前期和中后期皇后出身和册封的变化。第二部分结合魏晋南北朝“不立皇后”的现象探讨唐代中后期“不立皇后”的情况,总结魏晋南北朝“不立皇后”的概况和原因,与唐代中后期的“不立皇后”进行对比分析,找到二者之间的联系和继承关系。第三部分论证“不立皇后”对宦官专权的影响,本文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从杜绝皇后干政、防止外戚专权和打破嫡长子继承制的这三个方面,首次将“不立皇后”对宦官专权的影响进行论述,并重点讨论作为皇帝制度衍生出来的两个群体,皇后与宦官之间如何完成了权力的转移,以及宦官如何填补“不立皇后”之后的权力空缺并取得了皇帝的高度信任,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在“不立皇后”的情况下,宦官失去了在内宫唯一可以与之抗衡的权力群体,因此“不立皇后”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宦官专权局面的形成,是导致唐代中后期宦官专权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唐代中后期 不立皇后 宦官专权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4
- 一、问题之缘起7-8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8-13
- 三、创新性成果13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13-14
- 第一章 唐代皇后考释14-33
- 第一节 唐代皇后基本考释14-28
- 第二节 唐代皇后的地位和权利28-33
- 第二章 “不立皇后”的开端和发展33-44
- 第一节 “不立皇后”的开端33-35
- 第二节 “不立皇后”的原因35-40
- 第三节 唐代中后期对“不立皇后”的继承和发展40-44
- 第三章 “不立皇后”对宦官专权的影响44-73
- 第一节 唐代宦官权力的发展44-47
- 第二节 宦官在后宫势力的发展——辅政权的转移47-55
- 第三节 宦官在前朝势力的发展——外戚势力的衰弱55-64
- 第四节 宦官对君主的废立——“嫡长子继承制”的破坏64-73
- 结语73-74
- 参考文献74-78
- 致谢78
本文编号:627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274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