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唐宋河北平原麦作变迁述论

发布时间:2017-08-07 12:09

  本文关键词:唐宋河北平原麦作变迁述论


  更多相关文章: 唐宋 河北平原 麦作 生态环境 保墒防旱


【摘要】:就生产技术而言,温度不对河北平原地区麦作生长构成威胁,而水资源不足则成为发展麦作最主要的环境制约。因此,河北平原很早就通过保墒防旱,为麦作扩展提供了条件。唐代已经形成了太行山东麓各州与黄河下游沿岸两个麦作主产区,燕山南麓部分地区也有麦作生产。北宋时期河北平原中部的麦作也发展起来,到金朝统治时期,河北平原上南北麦作连成一片,小麦成了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唐宋 河北平原 麦作 生态环境 保墒防旱
【分类号】:S512.1;K207
【正文快照】: 唐宋是中国古代农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主粮作物“南稻北麦”的基本格局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学者们对这一时期粮食作物种植问题的关注比较多。小麦作为主粮作物更是研究的焦点,到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结构与小麦地位的变化1、小麦种植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陆永庆;王凤文;;试论河北平原耕作制度的演变和今后设想[J];河北农学报;1982年S1期

2 田连生;史凤坡;;世界银行贷款,,发展河北农业[J];水利水文自动化;1991年01期

3 勾丽杰;刘利民;;基于小波分析的河北平原四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李枝隆;;河北平原发展畜牧业的潜力和展望(缩写稿)[J];河北农学报;1982年S1期

5 袁再健;许元则;谢栌乐;;河北平原农田耗水与地下水动态及粮食生产相互关系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年08期

6 张春雨;;河北平原老区脱贫致富的思考[J];中国农村科技;2014年05期

7 叶嘉;焦云红;;河北平原森林城市建设的定位思考[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毛建华;;河北平原深层碱性水对土壤的影响及其改造与利用[J];河北农学报;1982年03期

9 ;关于河北平原地下水临界深度的初步研究[J];土壤;1960年05期

10 王景明;马广达;;河北平原地裂缝及其危害[J];水土保持学报;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先锋;;河北平原地下水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施迪光;陈庆宣;;河北平原新生代时期的构造演变[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3 周爱国;甘义群;刘存富;蔡鹤生;;河北平原地下水锶同位素特征[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爱国;甘义群;刘存富;蔡鹤生;;河北平原地下水锶同位素特征[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5 蔡鹤生;鄢志华;刘存富;周爱国;张俊刚;李延河;宋鹤彬;;确定平原地下水~4He年龄方法的尝试——以河北平原为例[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6 蔡鹤生;鄢志华;刘存富;周爱国;张俊刚;李延河;宋鹤彬;;确定平原地下水~4He年龄方法的尝试——以河北平原为例[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浩;王贵玲;张薇;范琦;蔺文静;;河北平原地下水水化学演化[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张从军;蔡鹤生;刘存富;周爱国;鄢志华;;河北平原地下水惰性气体古温度初探[A];高分辨记录与同位素技术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刘存富;晁念英;王佩仪;甘义群;李延河;宋鹤彬;;河北平原地下水氦氩同位素特征[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存富;晁念英;王佩仪;甘义群;李延河;宋鹤彬;;河北平原地下水氦氩同位素特征[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廉君;缓解河北平原地下水下降有了招数[N];科技日报;2005年

2 何雁;土壤墒情预报与科学灌溉技术[N];中国水利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志国;河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2 费宇红;京津以南河北平原地下水演变与涵养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元则;河北平原农田耗水与效益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2 李志明;深基坑信息化施工监测及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本文编号:634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34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0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