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历史研究法》浅析梁启超的史料观
本文关键词:基于《中国历史研究法》浅析梁启超的史料观
【摘要】: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石,没有丰富完善的史料大儒不敢开口,良史无从下笔。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孔子在写《春秋》时,披览百二十国史志,终因"文献不足",不敢妄论宋国礼制,于是发出"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矣"的感慨。史料是否完备和正确,直接关系研究成果的大小和优劣。由此可见,如何搜集鉴别史料,如何以正确的史料观对待史料对于史学研究者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关键词】: 梁启超 史料观 《中国历史研究法》
【分类号】:K206
【正文快照】: ◆辽宁师范大学张学丽一、何为史料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对史料做出了阐释:“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梁启超认为经过时间的洗礼依然有证据证明过去人类思想行事留下的痕迹的都是史料,证据是史料的资格,一旦证据被湮灭,史料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浅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启超对史学的改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年07期
2 张国荣;王振红;;梁启超历史教学思想探析及启示——基于《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的考察[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赵光贤;;中国历史研究法讲话[J];历史教学;1982年02期
4 朱瑶瑶;;《中国历史研究法》之给人物立传——以《李鸿章传》为例[J];参花(下);2013年07期
5 姚玳玫;学术转型期的困惑——梁启超与《中国历史研究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田玉历;张瑜;何振鸽;孙默;;走向历史的光明之途——品评《中国历史研究法》[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年07期
7 赵光贤;;中国历史研究法讲话[J];历史教学;1982年03期
8 王德培;;针砭时弊 裨益青年——评介赵光贤著《中国历史研究法》[J];历史教学;1989年09期
9 王守正;学史断想——读《中国历史研究法》札记[J];廊坊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10 李庆华;评梁启超对历史人物的研究——读《中国历史研究法》和《补编》[J];菏泽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桑兵;;中国近现代史的贯通与滞碍[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和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先师赵光贤的“中国历史研究法”[N];北京日报;2010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王也扬;历史能否作为科学来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风兰;《中国历史研究法》与《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之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52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52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