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州县钱谷责任追究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03:25
本文关键词:清代州县钱谷责任追究制度研究
【摘要】:“天下治权始于州县”,州县是清代的基层行政机构,是实际政令执行,直接管理百姓的地方政府阶层。本文研究州县官钱谷问责制度,州县官在钱谷方面的执掌以及州县官钱谷问责制度的内容,以及制度的特点。本文将借助清代会典、则例、事例等官员惩戒法律、正史、官箴书、奏疏等文献资料、拟将解决清代州县官员在钱谷责任的主要范围、钱谷责任追究制度的内容、特点、性质等问题。厘清责任种类、追究方式、追究程序等问题,最后对州县官钱谷问责制度进行辨证多维的评价,做出客观历史的判断。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清代州县钱谷问责制度的几个关联问题,论述范围主要内容分为三小节,一为关于清代官员问责的一般性法律法规、分别介绍行政处罚法规与刑事处罚法规,及在两类法规中关于钱谷方面的处分条目。二为清代官员责任追究主要类型、主要介绍行政处分中的定期与不定期处分类型、刑事处罚中的处罚类型,展现出清代对官吏的惩处类型,三为清代官员问责的基本程序,分别对过犯官员行政处分与刑事处罚的程序进行介绍。本章介绍了与清代州县钱谷问责制度相关联的问题,是对官员惩处依据进行文本解读。第二章:清代州县钱谷责任的主要范围。本章分为三小节,分别从保障农业生产、钱粮征收与起解、积储仓粮与赈济灾荒三个方面对州县官作为地方父母官需要在钱谷方面所履行的职责。本章通过一些基层官员的官箴书里介绍的为官之道和日常州县事宜,以及清代皇帝谕旨、经世文编中对州县官员在钱谷方面的执掌进行介绍。第三章:清代州县钱谷责任追究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本章将对清代州县钱谷问责制度的内容、特点及性质进行详细论述。首先,对制度内容主要通过对《清实录》《钦定大清会典事例》《钦定六部处分则例》,《皇朝经世文编》以及一些官箴书籍,地方督抚奏折对州县官钱谷问责制度中官员违法责任种类类型、主要方式和一般程序的具体规定,以及对在地方大员奏折中反映的一些州县官员犯罪个案进行分析,反映出问责制度制定的影响与实施情况。其次从制度文本本身的角度与实行的可行性角度分析州县官钱谷问责制度的性质与特点。第四章:对清代州县官钱谷问责制度的评价。应该认识到任何制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积极意义,但是也认识到这些制度也会产生的消极影响。本章对州县官钱谷问责制度进行辨证多维的评价,从国家、民生、国家与基层、州县官个人角度,对清代州县官钱谷问责制度做出客观历史的评价。
【关键词】:清代 州县 钱谷 官员问责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15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9-10
- 二、学术史回顾10-13
- 三、研究方法及史料引用13
- 四、论文重难点及创新所在13-15
- 第一章 清代州县钱谷问责制度的几个关联问题15-21
- 一、清代官员问责的一般性法律法规15-17
- 二、清代官员责任追究主要类型17-19
- 三、清代官员问责的基本程序19-21
- 第二章 清代州县钱谷责任的主要范围21-29
- 一、保障地方农业生产21-24
- 二、钱粮征收与起解24-26
- 三、积储仓粮与赈济灾荒26-29
- 第三章 清代州县钱谷责任追究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29-52
- 一、清代州县钱谷责任追究的基本内容29-46
- 二、清代州县钱谷责任追究的性质与特点46-52
- 第四章 对清代州县钱谷责任追究制度的评价52-58
- 一、钱谷责任追究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52-54
- 二、钱谷责任追究制度产生的消极影响54-56
- 三、钱谷责任追究制度在执行中的局限性56-58
-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3
- 后记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柏桦;齐惠;;清代州县政治体制的特色[J];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2002年S1期
2 徐春霞;甘迎春;;清代州县官惩处制度探析[J];兰台世界;2007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亚红;清代对胥吏的管理及其体制缺陷(1644-1840)[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森;清代州县官的多重责任及其对地方司法之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76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7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