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白银货币化进程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15 10:38
本文关键词:明代白银货币化进程及其启示
【摘要】:明代货币史经历了一个从铜到钞,再到铜、钞、银兼行,最后白银升为主币的过程。铜矿资源匮乏导致铜料不足,无法铸造出足量铜钱以满足需求。铜钱本身厚重不易携带,给商业上的转运带来不便。大明通行宝钞无本、无储备、无法兑现、无限额、无法以旧换新,这本身违背了货币发行制度规范,必然导致纸钞的滥发、贬值和昏烂。明代白银升级为社会生活中的主币,成为普遍的支付手段,是自下而上的一个过程,自民间屡禁不绝后朝廷默认之。万历九年的"一条鞭法"改革,赋役折银计算,"银始独重于天下,百物皆取银为准矣"。货币体系自有规律,倚靠国家权力肆意推行货币体系,而于其规律于不顾,必将促成币制紊乱,造成社会生活的混乱与无序。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大明通行宝钞 白银货币化 货币制度史
【基金】:广州市社科基金项目“《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2014GZB04)
【分类号】:F822.9;K248
【正文快照】: 完善的货币制度包括官方“确认的货币的名是比其它的朝代少。在流通过程中,铜矿资源匮称、形制、币材的大小、轻重、品质,货币发行、流通、乏,导致铜料不足,无法铸造出足量铜钱以满足需回笼、新旧交换,以及不同货币之间的关系等”(1)。求。民间盗铸铜钱猖獗,屡禁不止。铜钱本,
本文编号:677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7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