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民族文化观及当代价值初探
本文关键词:陈嘉庚民族文化观及当代价值初探
【摘要】: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华侨实业家陈嘉庚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跨时代的伟人,他集政治、思想、社会、经济、文教诸项成就之大成,具有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陈嘉庚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与优秀民族文化,他的文化理念融汇到他的企业经营与办学兴教实践中,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及深刻的内涵,对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保护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文化馆;
【关键词】: 陈嘉庚 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主流是好的,但也出现了诸多缺失与扭曲之处。有媒体称:奢侈这个词,在过去是一个贬义词,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这个词似乎慢慢变成了一个中性词。如今的中国经过20多年迅猛发展,已经造就了一大批富翁。这些富翁,在享受生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道源;陈嘉庚的价值追求[J];八桂侨史;1997年03期
2 王虎;;东南亚华人的政治社会化——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对比分析[J];八桂侨刊;2007年02期
3 张世均;菲律宾华侨对抗日战争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雷启伟;;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发展简史——兼论华侨报业的政治认同[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张进;;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一个了解真理的窗口”[J];传媒观察;2011年03期
6 黄滋生;李荣坤先生与陈嘉庚玛琅避难[J];东南亚研究;1987年03期
7 赵文亮;常县宾;;20余年来大陆学者关于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研究述评[J];东南亚研究;2005年06期
8 陈艳云;;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对南洋华侨的调查[J];东南亚研究;2006年01期
9 陈国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国民党对我党海外工作的打压[J];党史文苑;2008年10期
10 陈明胜;张春梅;;毛泽东对游民无产者认识的历史流变[J];党史文苑;2012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彬;主权和移民:从“旧约”到“新约”[D];暨南大学;2009年
2 杨思声;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坚;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发展研究(1912-1928)[D];厦门大学;2002年
4 范宏伟;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陈志宏;闽南侨乡近代地域性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曾海洋;厦门大学与闽南区域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叶兴建;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华商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吴明罡;近代南洋华侨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吴莹;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阮秋红;辛亥革命与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盛满;华侨参政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婉蓉;华侨办学典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洪云;南洋华侨教育研究(1927-1949)[D];河南大学;2011年
4 陈楠;沈知方的出版理念与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姜丽萍;新加坡华语运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周李;沈知方的出版理念及其践履[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童焱;中国传统审美文化视野下的闽南惠安石雕艺术[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邓建光;二战前新、马华商及其经贸网络的形成、发展与变化[D];厦门大学;2001年
9 齐凯君;近代中国政府处理华侨国籍问题的法制化进程[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范文娟;泗水华文教育的现状和前景[D];厦门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伟伟;;从传统文化看中西女性文学之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2 邓丽娜;;浅析泰国的传统文化与民俗[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麦荣勇;;让美术教学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12期
4 尹世杰;略论正确对待中国古代和谐思想[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马雅丽;;传统文化、京剧文化与大学生教育[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长北;;传统文化与民族振兴[J];装饰;2006年09期
7 裴林;;音乐风格与技术的民族化与国际化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年17期
8 王芳;;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译介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张妙珠;;对传统文化和审美精神的追寻——评长篇小说《大山儿女》[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0 王丹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J];语文学刊;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贾志海;程建波;张微;;羊与文化[A];第四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沈潘艳;;从传统节日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马海军;;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A];2013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段金娟;左铁峰;;全球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本土化设计[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佐;;继往 开来[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周大伟;;皇帝的新衣:来自北京老胡同的吊诡[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李平;;毛泽东与中国20世纪的政治文明[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周丽玲;;生命之源:对苗族民间文学的一种阅读[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佐藤隆;中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曾毅;新世纪以来春晚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张明星;快餐行业工装的设计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4年
4 梁冬平;夹缝中的夜市[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5 项军;由《魂兮归来》看袁运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D];安徽大学;2013年
6 周景健;戏出年画图式重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晶华;民国社会的异度空间[D];吉林大学;2006年
8 言晴;女子肖像画古典技法的系列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袁森;甲午战争后英国在华外交政策的转变(1895-1905)[D];苏州大学;2011年
10 李英;崔国哲长篇小说《光复的后裔们》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8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88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