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贡制度到条约制度——费正清的中国世界秩序观
本文关键词:从朝贡制度到条约制度——费正清的中国世界秩序观
【摘要】:费正清认为,朝贡制度作为中国传统的世界秩序,是儒家政治和社会等级制度的对外延伸,与欧洲基于民族—国家主权平等的条约制度相比,是一种封闭、落后的外交制度,必然会在后者的冲击下瓦解,并使中国得以进入近代国际关系网络之中。本文通过对费正清中国世界秩序观的批判、分析,认为中国的朝贡制度,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差序包容的互系性的外交关系制度,对于解决当今在西方霸权逻辑和强权政治下造成的国际关系紧张,仍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齐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费正清 朝贡制度 条约制度 世界秩序
【分类号】:K207.8
【正文快照】: 为后者所取代。但他并没有从更深层次上阐明清代对外关系中朝贡制度保守、落后的原因,也没有看到这种制度与国内贡赋制度的内在联系,因而他所做的只能算是一种粗略的研究。在欧美学界,第一个对中国朝贡制度进行深入剖析和系统化研究的当属费正清(John KingFairbank,1907—19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欧梵;;费正清教授[J];全国新书目;2010年09期
2 徐里;费正清眼里的中国[J];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02期
3 徐国琦;略论费正清[J];美国研究;1994年02期
4 剑梁;;费正清的大气和狡猾[J];环球人物;2013年25期
5 路克利;;费正清1946年对国共两党历史命运的分析和预料[J];党的文献;2011年02期
6 严杰夫;;费正清半个世纪的回忆[J];中国企业家;2013年19期
7 陶德臣;汉学家费正清的茶情结[J];农业考古;1998年04期
8 徐平;费正清及其对中国问题的研究[J];出版参考;1998年24期
9 余斌;;“中国通”费正清[J];书摘;2004年12期
10 曹晋;求同存异是通向未来的关键──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裴宜礼教授访谈录[J];探索与争鸣;200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意娜;;浅论费正清在北京的活动及其影响[A];中国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2 杨婉蓉;;费正清与《中国新史》[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家琼;学术机构重视人才培养的范例[N];中华读书报;2012年
2 潘启雯;从“真实的费正清”里探究“真实的中国”[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袁f^;费正清笔下的中国革命[N];中国保险报;2000年
4 郑连根;费正清的历史眼光与现实情怀[N];光明日报;2013年
5 孔令铜 《看世界》网总编;美国人该学学费正清的大智慧[N];中国国防报;2012年
6 张耐冬;费正清:以中国为志业[N];经济观察报;2013年
7 吴晓鹏;专访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赵彦华;《美国与中国》[N];中华新闻报;2002年
9 雪堂;费正清与中国的不解之缘[N];文汇报;2013年
10 早报记者 石剑峰;易社强:小故事也是对历史的记录[N];东方早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良旭;费正清的“中国观”研究(1929-1991)[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婷婷;费正清的中国现代化观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郭燕飞;费正清与中国传统外交体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闵韬;保罗·柯文等美国学者关于费正清“冲击—回应”模式的争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真;浅析费正清的中国史观[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93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93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