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从新旧“割据”到相互“确立”——论当代知识分子与学术生态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08-29 02:21

  本文关键词:从新旧“割据”到相互“确立”——论当代知识分子与学术生态的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 知识分子 学术生态 建构


【摘要】:当代学术生态总体呈现出标"新"与守"旧"的"割据"局面,新、旧两体尽管同生一极,却彼此分裂、不可通约,从而使中国知识界不断上演着口号式和门户式的新旧之争;而来势汹汹的后现代文化思潮,一方面加剧了知识分子的附庸感和反智情绪,另一方面也使传统知识体系的重构成为可能。因此,当代知识分子应立足价值多元的后现代文化语境,重新确立自己的主体角色,努力建构一个以中学为基底,以西学为参照,彼此观照、复合延绵和开放有序的当代学术新生态,促进当代学术的全面转型。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当代 知识分子 学术生态 建构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世事人文,遭时而变,故一代有一代之问题,亦一代有一代之学术。自清末迄于今日,学术凡三变,一为以西学改造中学的维新致用之学(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一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之学(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一为理论界全面西化的人文主义之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东;;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江苏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生态”研讨会综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康存辉;;学术生态中的信用伦理问题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3 宋生贵;;风气之重——大学精神建树刍议[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炎得;;有“海清河晏”?[J];咬文嚼字;2012年11期

5 张德昭;陈莹;;大科学时代的学术生态建设——从价值层面看《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05期

6 时胜勋;;文学研究:学术生态与职业精神[J];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7 那剑波;;被媒体误读误解误译的那些哈尔滨历史[J];新闻传播;2013年12期

8 赵跃宇;;关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Z2期

9 盖生;;政治美学话语在学术生态平衡中的调控作用[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黄琴;李建忠;刘松年;;学术生态初探[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程永照;;要着力搞好和谐学术生态的建设[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同友;梅中海;李鸿雁;;实施“四抓”措施建设学术生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发挥社科联作用 优化学术生态建设[A];优化学术环境 促进学术繁荣——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主题发言文集[C];2010年

5 李中赋;;关于我国学术生态建设的几点思考[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孟凡涛;张滨;;关于学术生态建设的几点思考[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宏发;;和谐的企业学术生态系统构建研究[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周向阳;唐峻;张太玲;阮泰琪;杨小青;刘松年;;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学术生态建设[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高娟;刘西安;韩建辉;赵翠春;;对科协如何在和谐学术生态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思考[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英;仇祥德;;给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纯友;科协专家研讨学术生态环境[N];安徽日报;2007年

2 路甬祥;建设和谐学术生态[N];人民日报;2007年

3 周同友 梅中海;“四抓”措施建设学术生态[N];上海科技报;2007年

4 龙瑜[,

本文编号:750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750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7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