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晚明耶稣会士译著序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23:24

  本文关键词:晚明耶稣会士译著序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耶稣会士 序跋 本土文化


【摘要】:晚明来华的耶稣会士,在明末以降的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基于传教的目的和中国社会的特点,撰述、编译了大量有关西学的著作,一些晚明知识分子也参与其中,为之润色或代为序跋。这些序跋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明人对晚明时局、西方文化,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些看法,成为学界讨论相关话题时所依赖的重要资料。但以往的研究普遍侧重于利用这些序跋来佐证某些观点,缺乏对其本身的关注,至今尚未有专门论著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进行考察。本文以《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中所涉及到的明人序跋作为主要的研究范围,按照译著所涉题材的不同,分学科概述译著内容,考察序跋作者身份,,勾勒这些序跋的写作背景;依据序跋内容分析不同的晚明知识分子究竟是如何看待和理解西方科技、人文学术和天主教信仰的,在此基础上归纳晚明知识分子对于不同题材的西学之关注各自有何特点。 本文第一部分透过序跋内容分析这些参与序跋的晚明知识分子对西方科技的认知。认为他们大都是对西方科技可补益于中学的部分予以重点关注,对西学的实用价值进行肯定或赞许。而涉及西方有关宇宙理论这类从本土文化出发相对陌生或难以理解的话题,他们往往在序文中不予提及或妄加定论。即使像杨廷筠这样的著名奉教人士,其对西方地圆说的认知也是带着疑问进行的。第二部分考察这些知识分子对西方人文学术的看法。认为明人对于西方人文学术大都是关注于其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一面,并以此为其融会西学的理由之一。其中,耶稣会士实修实证的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强化明人心理认同的重要因素。第三部分探讨这些知识分子对西方天主教信仰的理解。认为明人对于西方天主教教义的理解大都是将其与先儒有关事天爱人等思想拟同起来进行的。但是,在这种共性之外,对于灵魂的真实存在,瞿式耜是持保留意见的;对于天堂地狱的真实存在,苏茂相也并未赞同。 总体而言,本文认为,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后,这些参与序跋的知识分子作为晚明士人精英阶层的代表,在认识上表现出了一定的主动性,他们普遍会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性出发,对其进行价值判断。但在这种共同的心理倾向下,他们对西学的认识是有所差异的。就整体来看,晚明时代背景下的士大夫群体对西学的认识并不是僵化或局限在某一层面的,其实际上是一个从本土文化出发,经由具体的、动态的思考而“求同存异”的过程。
【关键词】:耶稣会士 序跋 本土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绪论7-11
  • (一)选题缘起7-8
  • (二)相关研究8-9
  • (三)本文思路与结构9-11
  • 第一章 序跋中反映的明人对西方科技的认知11-22
  • 第一节 天文学11-15
  • 第二节 数学15-17
  • 第三节 机械工程学17-19
  • 第四节 医学19
  • 第五节 地理19-22
  • 第二章 序跋中反映的明人对西方人文学术的看法22-30
  • 第一节 教育22-23
  • 第二节 友谊23-25
  • 第三节 逻辑学25-27
  • 第四节 语言学27-30
  • 第三章 序跋中反映的明人对天主教信仰的理解30-36
  • 第一节 天主30-31
  • 第二节 灵魂31-32
  • 第三节 天堂地狱32-33
  • 第四节 仁爱33-34
  • 第五节 生死34-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1
  • 后记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天纲;;从《名理探》看明末的西书汉译[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06期

2 康志杰;冯应京与利玛窦[J];安徽史学;1995年03期

3 赵毅;论徐光启的西学观[J];史学集刊;1988年02期

4 马琳;《三山论学记》中关于“天主”观念的文化对话[J];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04期

5 陈美东,陈晖;明末清初西方地圆说在中国的传播与反响[J];中国科技史料;2000年01期

6 赵建海;李之藻和《浑勊通志图说》──比较天文学的地平[J];中国文化;1995年02期

7 龚缨晏;;明清之际的浙东学人与西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孙承晟;;明末传华的水晶球宇宙体系及其影响[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02期

9 景海峰;;五伦观念的再认识[J];哲学研究;2008年05期



本文编号:768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768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d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