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纳甲筮法源流考—兼论黑水城易占文献的学术价值

发布时间:2017-09-01 21:31

  本文关键词:纳甲筮法源流考—兼论黑水城易占文献的学术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纳甲筮法 占卜 黑水城文献


【摘要】:纳甲筮法是传统易占术中流传范围最广、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占卜作为中国古代长期存在,且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一种文化现象,对其研究的深入,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现象,洞悉当时的民众心态。本文综合汉代以来传世的纳甲筮法文献与出土文献中与纳甲筮法相关的材料,对纳甲筮法的源流进行考辨。文中主要从文献体例、理论使用和占卜事项三个方面,对不同时期的纳甲筮法文本进行解析,并试图揭示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色。汉代京氏易创立的纳甲理论体系,为纳甲筮法在思想和理论层面奠定了基础。经过汉魏六朝隋唐时期的过渡,纳甲筮法初见端倪。唐末宋初的《火珠林》问世,标志着纳甲筮法的正式确立。通过宋、元时期的发展,纳甲筮法的理论逐步完善,内容日益丰富,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明中期出现的《断易天机》,表明纳甲筮法的理论内容与文本体例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也标志着纳甲筮法已臻至成熟。清代的纳甲筮法文献数量多、理论性强、内容更为详细,但在方法的创新上则陷入了停滞。纳甲筮法的源流,是中国古代占卜术发展全过程的一个缩影。从纳甲筮法文献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占卜文献在研究当时社会现实、民众心理与文化传播等方面均有参考价值。由于黑水城文献是反映夏、元时期西北地区实际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加之这一时期的传世史料相对匮乏,使得黑水城占卜文献对探索这一时期西北地区的社会生活、术数文化的流传路径,乃至于对弥补中国中古时期术数史研究的缺环、还原民间占卜术使用的原貌,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关键词】:纳甲筮法 占卜 黑水城文献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3
  • 第一章 京房易与《京氏易传》——纳甲筮法的思想起源13-25
  • 第一节 京房其人与京房易产生的时代背景13-15
  • 第二节 《京氏易传》与纳甲理论的创制15-22
  • 第三节 京氏易对纳甲筮法的影响及其地位22-25
  • 第二章 敦煌吐鲁番易占类文献与《火珠林》——纳甲筮法的过渡阶段与正式确立25-37
  • 第一节 汉魏六朝时期传世易占类文献纳甲理论使用情况举隅25-27
  • 第二节 敦煌吐鲁番易占文献中的纳甲因素27-32
  • 第三节 《火珠林》32-35
  • 第四节 纳甲筮法确立的社会环境因素35-37
  • 第三章 宋、夏、元时期的纳甲筮法文献——纳甲筮法的发展37-49
  • 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传世纳甲筮法文献概说37-40
  • 第二节 黑水城易占文献中的纳甲筮法40-45
  • 第三节 宋元时期纳甲筮法文献的特点45-49
  • 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纳甲筮法文献——纳甲筮法的成熟与停滞49-63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传世纳甲筮法文献概述49-55
  • 第二节 纳甲筮法的集大成之作——《断易天机》55-58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纳甲筮法的发展情况与文献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58-63
  • 第五章 纳甲筮法源流解析与黑水城易占文献的学术价值63-74
  • 第一节 纳甲筮法衍变的主要趋势63-68
  • 第二节 从纳甲筮法的发展过程再看黑水城易占文献的学术价值68-74
  • 结语74-75
  • 参考文献75-79
  • 附录一:历代纳甲筮法文献所用理论一览表79-80
  • 附录二:历代纳甲筮法文献占卜事项一览表80-91
  • 致谢91-92
  •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小明;;略论西夏的占卜信仰[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陈侃理;;京房的《易》阴阳灾异论[J];历史研究;2011年06期

3 彭向前;;黑水城出土汉文写本《六十四卦图歌》初探[J];西夏研究;2010年02期

4 王健;;明清江南毁淫祠研究——以苏松地区为中心[J];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5 赵贞;;唐五代官方星占中的星官占卜[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中的行为决定论[J];敦煌学辑刊;2003年01期

7 史金波;西夏的藏传佛教[J];中国藏学;200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巍;黑水城出土汉文符占秘术文书考释[D];宁夏大学;2013年

2 李伟;黑水城文献《六十四卦图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3 赵小明;中国藏黑水城方术类文献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文波;京房八宫易学探微[D];山东大学;2008年

5 卢显山;唐代数术文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74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774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1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