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宗经典为古师《史》《汉》为文——林纾《春觉斋论文》古文用字论

发布时间:2017-09-11 19:38

  本文关键词:宗经典为古师《史》《汉》为文——林纾《春觉斋论文》古文用字论


  更多相关文章: 林纾 古文用字 经典 《史记》 《汉书》


【摘要】:林纾《春觉斋论文》是桐城派末期重要的古文理论著作。林纾认为:古文之所以为古,与古文家师法儒家经典与《史记》《汉书》等典范的古文有关,而古文用字不当所致谬误多与古文家不谙经史有关,古文实词的拼集、虚词的妙用皆可取径于经史,欲求古文雅洁,有必要研习经传及《史记》《汉书》。尊奉经典的同时又注重师法《史》《汉》,是林纾的古文用字理论的重要特征。
【作者单位】: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林纾 古文用字 经典 《史记》 《汉书》
【基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古代史传评注与小说评点关系研究(AHSK11-12D186)
【分类号】:K204.2
【正文快照】: 林纾是后期桐城派古文家之一,继承了桐城派的诸多主张,《春觉斋论文》便是其对古文理论的系统论述。我们发现,在注重师法儒家经典以及韩、柳古文的同时,林纾还多从《史记》《汉书》等经典史传及相关传注出发,讨论古文用字问题。一、出经入史,可明古文之“古”“古文”之所以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振方;;《胭脂》《折狱》虚实辨析——兼谈《聊斋志异》中的真人假事小说[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邹宗良;解新颜;;“姑奶奶”、“关圣帝君”与“金龙四大王”——再论《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之不能成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4期

3 陈郑;;清初赋税事件对蒲松龄生活与作品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4 贺根民;;《四库全书》不收《聊斋志异》考析[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5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6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牛贯杰;;晚清清军马队营制的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孔祥军;;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欧明俊;;“文学”流派,还是“学术”流派?——“桐城派”界说之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吴文涛;;北京丰台地区古代园林考索[A];史苑撷萃:纪念北京史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文集[C];2011年

3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蒲霞;;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5 穆从贺;;冯煦与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6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雪源;;薛凤祚研究刍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9 屈直敏;;从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看唐代的知识、道德与政治秩序[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10 李秀英;;西方汉学家对华兹生英译《史记》的批评视角[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10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崔蕾;满族舒穆禄氏研究与资料整理[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思琪;《包法利夫人》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方浩然;韩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32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832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2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