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熙河路军事地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2:27
本文关键词:北宋熙河路军事地理研究
【摘要】:熙河路是北宋后期因军事而设置的经略安抚使路,其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今甘肃省兰州以南地区和青海省西宁市以东以南地区。开拓期间随着宋军进攻范围的扩大及域内行政区划的调整而多次改易路名,熙河路名称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宋势力在河湟地区的盈缩及其西北边疆政策的变迁。熙河路内部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宋军的军事行动,它的开拓历经宋神宗、哲宗、徽宗三朝。神宗时期以五州之地建路奠定了熙河路政区范围的基础;哲宗时期开拓会州,实现了熙河路和泾原路边面相接,占领了天都山地利;徽宗时期消灭U厮Up政权,占领了河湟地利。熙河路对内与泾原、秦凤二路相策应联合作战确保自身安全,稳固了宋军在西北地区的根基。对外为免除U厮哕政权与西夏联合两面夹击熙河而开拓河湟,与兰会、泾原路共同构筑了熙河北部防线,取得了对西夏西南地区的临制之势,并且与横山开拓相配合,取得了对夏作战的主动权。实现了旁取熙河,兼制西夏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北宋 熙河路 军事地理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0
- 第一章 北宋熙河路的设立10-20
- 第一节 熙河路的政区范围10-12
- 第二节 熙河路名变迁12-18
- 第三节 熙河路的自然地理形势18-20
- 第二章 北宋对熙河路的军事经略20-36
- 第一节 宋神宗时期的边防措置20-25
- 第二节 宋哲宗时期的边防措置25-32
- 第三节 宋徽宗时期的边防措置32-36
- 第三章 熙河路与周边地域的关系36-43
- 第一节 与泾原路、秦凤路相策应36-38
- 第二节 与U厮Up政权的联合与斗争38-40
- 第三节 对西夏西南地区的牵制40-43
- 参考文献43-45
- 附录45-52
- 致谢52-53
- 个人简介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勇强;;环境冲突视野下的宋夏战争[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金勇强;;区域气候与宋夏战争[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金勇强;;论地形地貌对宋夏战事的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杨文;;试论河湟酋豪对北宋民族政策的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863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863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