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的图像到图像中的历史——评大型文化通史丛书《中华图像文化史》
本文关键词:从历史中的图像到图像中的历史——评大型文化通史丛书《中华图像文化史》
更多相关文章: 图像学 学术研究 本我 中国科技史 研究方法 生活形态 内涵意义 千呼万唤始出来 页页 社会控制
【摘要】:正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图像转向","视觉书写"已被人们所广为熟知与认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进步;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倒退,因为这样便产生了一个由诱惑人的图像构成的复制的表层的世界"~[1],受此影响,文化史、历史学等研究领域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痛并快乐着的"图像聚焦"。这一聚焦,不仅体现在图像对于史料范畴"富有争议性"的扩充,更体现为图像在他者(也即其他学科)诉求延伸的场域下对本我(图像自身)研究方法方法论上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图像学;学术研究;本我;中国科技史;研究方法;生活形态;内涵意义;千呼万唤始出来;页页;社会控制;
【分类号】:J120.9;K203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图像转向”,“视觉书写”已被人们所广为熟知与认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进步;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倒退,因为这样便产生了一个由诱惑人的图像构成的复制的表层的世界”[1],受此影响,文化史、历史学等研究领域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痛并快乐着的“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岚;;图像的思维解析[J];美苑;2007年06期
2 广曜;图像的危机及其挑战者——白廷图像学的意义[J];社会科学;2002年09期
3 常宁生;艺术史的图像学方法及其运用[J];世界美术;2004年01期
4 范景中;;《图像学研究》中译本序[J];新美术;2007年04期
5 W.J.T.米切尔;朱平;;文字与图像[J];新美术;2007年04期
6 杨贤宗;;切萨雷理帕的《图像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年02期
7 尹德辉;;新世纪以来国内“图像”研究述评[J];文艺争鸣;2010年10期
8 杨庆峰;;论图像意识的特征、逻辑基础及局限[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9 朱淑姣;王宽宇;;图像学研究——图像学与图像志[J];大众文艺;2012年02期
10 李荣有;;图像与表演融合的历史与未来[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薛倩;图像学为理解当代文化提供新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孙江萍;属于这个时代的图像[N];华夏时报;2002年
3 杨向荣;文学与图像关系的学理思考[N];文艺报;2010年
4 赵宪章 南京大学文学院;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向学理深层挺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付爱民;现代图像学引论[N];中国摄影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泓;飞天意象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姗姗;神圣的疼痛-15世纪意大利圣徒受难图像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6年
2 黄玉根;图像与表演艺术关系初探[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3 罗伟;基于中国当代艺术图像视觉性结构的受众理解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4 史怡然;篡改的语法——浅析图像时代下的图像“真实”和现实“真实”[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5 史国平;文学与图像的碰撞[D];安徽大学;2011年
6 崔洁;图像与信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7 刘小路;进入图像学研究视野的毛泽东图像[D];四川大学;2007年
8 莫芷;图像与符号在视觉语境中的复合运用[D];清华大学;2013年
9 许玮;图像的观念[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10 肖慧君;图像如何叙事[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66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86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