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石仓农家账簿中数字的释读
发布时间:2017-09-19 03:00
本文关键词:清代石仓农家账簿中数字的释读
【摘要】:相比于土地契约,清代石仓农家账簿多由当事人自己书写、大量利用苏州码表达数字,表达不规范,释读难度大。这种不规范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略写位数:通常第一行用苏州码代表数字,第二行用文字表示位数;但很多簿主常会省略第一行最末的零以及第二行的位数,从而引发误读。二是混用单价和总价,即簿主根据需要使用苏州码,有时表示货物单价,有时又表示总价。但将同一往来户的年度核算、各账簿内的物价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比对和校验,可以确定苏州码数字串表达的实际数值是单价还是总价,以及不同度量衡(包括"大桶"与"小桶")、不同钱币(包括洋银、银两、铜钱)之间的换算关系与时代变动。这种"有机"分析有赖于三个条件:(1)农家账簿设置总簿,对每个往来户进行年度结算;(2)研究者按照"归户"原则收集、整理文书;(3)同一地区的簿主共享度量衡、缩略方式等方面的地方性知识。而综合运用族谱传记、账簿内容和外部银钱比价释读账簿数字实质上即是综合运用史料进行的考据。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关键词】: 石仓 农家账簿 苏州码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4YJC770014)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一、引言对史料中文字、数字的准确识别与正确解读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日记、手稿等手写史料的识别充满困难和挑战,譬如最近《翁同煝日记》的勘误工作就引发学界的热议。1而在各类契约文书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俗字、异体字的识读用力甚多2,对其中的数字判别,则少有人问津。3事实,
本文编号:879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879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