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金蒙关系的文献史料评述

发布时间:2017-09-24 08:44

  本文关键词:金蒙关系的文献史料评述


  更多相关文章: 金朝 蒙古 史料 评述


【摘要】:本文对有关金蒙关系的文献史料,从史事记载、史料来源以及史料价值对其进行史料学的评述。第一,史料的史事比较,《归潜志》一书,作者刘祁是诸多事件的经历者,且写作态度严谨,因此,于金末之事多有足征;以蒙古人和南宋及域外所记史料各有所长。史料的史源比较,以《金史》和《元史》为主,以《金史》为最佳;在五部史书中,以《归潜志》和《遗山文集》为金蒙关系的第一手史料。史料的价值比较,《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史料价值较高;《金史》与《多桑蒙古史》比较,《金史》的史料价值较高;《蒙古秘史》与《元史》比较,《蒙古秘史》的史料价值更高。
【作者单位】: 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
【关键词】金朝 蒙古 史料 评述
【基金】:内蒙古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项目《金朝与早期蒙古各部的关系》(编号:10136201425)
【分类号】:K206
【正文快照】: 金蒙之间的关系为北方少数民族史研究中的重点之一。依笔者目前所见,较大篇幅记载金蒙关系的史料至少有16部,包括5部官修史书、2部行程录、4部文人笔记等,同时亦有域外人所撰的史书。这些史料受到编纂人的学识、信息来源、个人情感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的限制,难免造成史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都兴智;《大金国志》及其作者[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2 王德朋;论刘祁《归潜志》的史料价值[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1期

3 程妮娜;《遗山文集》与史学[J];史学集刊;199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汝企和;南宋官府校勘述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周国平,张春生;宋代幕府的发展述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姜锡东;王钟杰;;宋代的武臣县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程民生;;宋代食品价格与餐费考察[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吴业国;;南宋国用司与中央财政[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王菱菱;;宋代文思院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措施[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汪圣铎;钱俊岭;;宋代官员火灾问责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姜密;;唐宋时期国有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及其原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曹家齐;宋代文化政策宽明原因新探[J];河北学刊;2001年05期

10 崔勇;;宋代佛教与官府财政的关系——以曾巩与苏轼的见解为例[J];河北学刊;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宝海;;蒙古钦察汗国的驿站交通——古代草原制度传播的个案研究[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大方;张文芳;;论室韦与古代蒙古人的衣食住行[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白红梅;;那达慕文化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阐释[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4 郝诚之;;成吉思汗陵在中国鄂尔多斯新证[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5 乌兰;;《元朝秘史》“兀真”考释[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6 乌兰;;关于《元朝秘史》中的“马阿里黑·伯牙兀歹”[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7 那仁朝格图;;成吉思汗《大札撒》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8 赵旭东;;侈糜、奢华与支配——围绕13世纪蒙古游牧帝国服饰偏好的读书笔记[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9 吉乎林;;青海蒙古族土地信仰[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10 斯仁;;试论蒙古族游牧村落(浩特·阿寅勒)整体主义观念[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5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7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高璇;两宋时期的海陆民间对外贸易[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佟菲菲;现代锡伯语 维吾尔语 哈萨克语的共有词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余德芹;元明时期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5 林萍;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徐榴;朱熹眼中的苏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贾连港;宋代内禅政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韩芙荣;赵鼎交游及其唱和诗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刘本栋;五代至北宋初期刑部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王尚;金代招讨司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子荣;;《金史》校勘补遗[J];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02期

2 周峰;《金史》标点正误一则[J];北方文物;1998年01期

3 裘石;满文版《金史》在俄罗斯翻译出版[J];北方文物;1999年03期

4 杨茂盛;《金史》正误一则[J];北方文物;2000年04期

5 周峰;;《金史》标点正误二则[J];东北史地;2009年03期

6 孙建权;;《金史》勘误三则[J];北方文物;2010年02期

7 程俊东;;金代石刻文献对《金史》中官职的补正[J];北方文物;2012年01期

8 赵国栋;;《金史》中茶叶史料简析[J];中国茶叶;2012年06期

9 吴凤霞;;《金史》论赞的内涵与意旨剖析[J];史学月刊;2013年07期

10 崔文印;《金史》散论[J];史学史资料;1979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殷宪;大同进士杂谈[N];大同日报;2010年

2 许树安;一生沉浸在做学问之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志英;金元时期的转运司[D];复旦大学;2008年

2 龙小松;冲突与融合——金代文化的变迁[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曲娟;《金史》女真语词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李艳玲;金初东路军试探[D];吉林大学;2007年

3 姜宾;金中都地区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哲;金末汉人地主武装人物武仙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10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10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5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