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逸周书》军事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2:16

  本文关键词:《逸周书》军事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逸周书 军事 思想 研究


【摘要】:《逸周书》是一部长期以来被学术界所忽视的古籍,书中《度训》、 《武称》、《允文》、《大武》、《大明武》、《小明武》、《柔武》、《酆谋》、《武 穆》、《史记》、《武纪》等很多篇目从各个方面论述战争的问题,大多是有 价值的军事理论的珍贵文献,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军事思想,并不比《孙子 兵法》逊色,是我们研究先秦军事史不容忽视的重要材料,对于人们认识 古代战争及其一般规律,预见人类战争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可惜就连关于军事史的论著都很少提到该书,至于系统全面的研究则更为 少见。 本文将在清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当今学者的研究经验,运用科学的 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古代文献材料,从战争观、战略战术等方面对《逸周 书》的军事思想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揭示《逸周书》军事思想在我国古 代军事宝库中所占有重要的地位,加深对先秦军事思想的认识,丰富我国 古代军事史、战争史、军事思想史,为学术界关于《逸周书》的研究添砖 加瓦。 本文分三章论述了《逸周书》的军事思想。 第一章主要论述《逸周书》军事思想的时代问题。其中第一节介绍了 历代学者对于《逸周书》成书年代的论断,第二节针对军事诸篇进行了大 致的时代分析,通过我们的分析,军事诸篇大体上都是春秋时期战争发展 的反映,对于先秦军事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逸周书》中所反映的军事思想进行了具体的分 析。 第二章主要对《逸周书》战争观方面的思想进行探讨。 第一节重点论述了《逸周书》关于战争起源问题的认识。我们认为由 《尚书》的战争起源于神意到《度训》等的战争起源于人性的好恶,是我 国先秦时代思想认识的一个重大进步。它把战争归因于人们对好恶取舍的 意志,根源于被统治者的反叛或统治者的暴乱,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 相对于《尚书》的思想是更深刻的。这是战争起源论上的一种朴素唯物主 义和朴素辩证的观点,先秦时代就能达到这样的认识高度,是十分难能可 贵的。当然这种观点也是有局限性的,它不能看到在阶级社会中,战争根 源于阶级和私有制的存在,根源于阶级之间的对抗。认为只有“圣人”才 能发动除暴安良的正义战争,象汤伐桀,武王伐纣那样。这是把战争看做 只是“圣人”意志的产物,是违反历史真实的。 第二节分析了《逸周书》关于战争的目的与性质的认识。《逸周书》 中的军事论主张战争应该是维护正义的战争,目的是“助义正违”,这是 先秦时期我国军事思想发展的共性所在,这种思想体现了我们的先民对战 51 WP=56 争的朴素的认识,对当时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进步意义的。战争性质的 “义”与“不义”的初步区分,有力地摆脱和抛弃了对战争的消极看法,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加深了古典兵学早期的战争观,对后世军事思想的发 展也影响甚大。 第三节我们考察了《逸周书》对待战争的态度。《逸周书》要重战而 非穷兵黩武,要慎战而非寝兵偃武,反映了其战争观的系统化和理性化, 反映了对战争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占重要性的认识。《逸周书》已经能够 运用朴素辩证的方法来处理对待战争的态度问题,较之西周以前是一个很 大的进步。 第四节是对《逸周书》中体现战争与政治关系的思想的分析。《逸周 书》对战争与政治关系的认识是:政治对于军事的主导作用:一是平时政 治好可以免除战患;二是战时政治好可以保证胜利。 第五节是对《逸周书》中体现战争与经济关系的思想的分析。《逸周 书》对战争与经济关系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的重 视。在对经济是军事的物质基础的认识之上,要求大力发展农业,,首先要 做到不违农时,其次对于地少人多的地区要鼓励人们开垦农田,而地多人 少的地区则要外设农业区,以利农事。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商” 与“工”的作用。 第六节是对《逸周书》中体现战争与军民关系的思想的分析。《逸周 书》根据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和历史经验,肯定民众和士兵在战争中所起 的重大作用,还提出了德刑并用,赏罚兼施的思想,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他们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民在战争中的决 定作用。他们认为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君和将帅,认为兵民只不过 是一种被动的工具,一种盲目的力量,是要由国君和将帅去利用和支配的。 第三章我们主要对《逸周书》中的攻防战略战术思想进行了探讨。 一、分析了进攻的时机。《逸周书》中涉及军事的诸篇的非常重视发 起进攻的时机。认为只有在战机有利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军事行动,在战机 没有出现的时候,要静待时机的出现,不能贸然采取军事行动。又要求务 必要把握战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二、主要论述进攻的一些具体战术。《逸周书》反对轻敌冒进,反对恃强无备, 要求军队在进行追击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认为“政”是使敌国归服的最好方式, 要求统治者施行正确的治国之策,使王室宗族、姻亲以至于全国百姓都能同心协力, 联合有共同利益的国家,不派出军队去攻击远方的国家。另外《逸周书》中有一定 的精兵取胜的思想,明确提出了“将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E092;K206
【目录】:
  • 绪 论5-9
  • 第一章 《逸周书》军事思想的时代问题9-16
  • 第一节 《逸周书》的成书年代9-11
  • 第二节 军事诸篇的时代问题11-16
  • 第二章 《逸周书》的战争观16-32
  • 第一节 关于战争的起源16-18
  • 第二节 关于战争的目的和性质18-22
  • 第三节 对待战争的态度22-25
  • 第四节 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25-27
  • 第五节 关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27-30
  • 第六节 关于战争与军民的关系30-32
  • 第三章 《逸周书》的攻防战略战术思想32-45
  • 第一节 《逸周书》中关于进攻的战略战术32-39
  • 一、 选择进攻时机的战略33-36
  • 二、 关于进攻的一些具体战术36-39
  • 第二节 《逸周书》中关于防御的战略战术39-45
  • 一、 积极防御的战略39-42
  • 二、 守险的战略战术42-45
  • 结 论45-48
  • 注 释48-53
  • 参考书目53-55
  • 中文摘要55-58
  • 英文摘要58-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座谈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J];文物;1974年09期



本文编号:911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11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8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