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理论、边界与碎片化检讨——新文化史研究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25 08:19

  本文关键词:理论、边界与碎片化检讨——新文化史研究的再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新文化史 理论 文化 碎片化


【摘要】:近些年,中国大陆也兴起新文化史译介热,但仍存在一些容易引起误会和争议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回顾反思,指出新文化史本身汲取了很多理论成果,这可以让史家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更加谨慎地展示自己的发现,更加谨慎地对待各种分析框架和研究典范。而在当下的西方,新文化史已经有统摄整个历史研究领域之势,它也同更多的相邻学科发生了密切关系,一个新文化史研究的国际化潮流已经出现,但由此也产生了"文化"的定义到底为何及其同社会的关系怎样、新文化史研究的碎片化等问题。"文化"或许并不能独立于物质、经济或社会因素之外而发挥作用,新文化史家必须在文化之外深化对社会和经济因素作用的认识,同时博采众长、吐故纳新,借鉴与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成果,采取更为复杂的历史叙事,避免将文化泛化和走入历史研究碎片化的误区。不过,目前大家所乐道的中国语境中的碎片化问题,其实是低水平重复的问题,并非新文化史语境中的碎片化问题。目下我们的新文化史实证研究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总体上看,仍系对外来刺激的追随和模仿,并非为内在学术理路发展的水到渠成,故此存在诸多耳食肤受、不求甚解的情况,尚缺乏深厚的研究基础与学术积淀,可待改善与提高之处甚多。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关键词】新文化史 理论 文化 碎片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卫生’的生意——卫生与晚清的消费文化”(项目批准号:11YJC77008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经过十多年的译介,西方新文化史中的许多经典著作在中国大陆相继有了中译本,新文化史也为愈来愈多的人所知。这其中,真诚支持者有之,叶公好龙者有之,反对者亦不乏其人,而误解、不解者更是所在多有。故而,笔者在此前的基础上,想就新文化史研究中容易引起争议的三个问题,再表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健行;宋代文化史研究的新突破──《两宋文化史研究》读后[J];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2 蔡罕;《两宋文化史研究》评述[J];浙江学刊;2000年01期

3 方勇;;文化史研究的榜样[J];出版广角;2000年06期

4 黄兴涛;;文化史研究的省思[J];史学史研究;2007年03期

5 汪武军;;中华文化史研究的学术巨著——评《中国隐逸文化史》[J];前沿;2010年24期

6 左玉河;;着力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J];晋阳学刊;2012年03期

7 傅璇琮;漫谈宋代文化史研究的材料建设[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年02期

8 周学军;文化史研究的新信息[J];中国史研究;1995年02期

9 郑强胜;文化史研究的新领域:中国传统家学[J];华夏文化;1995年05期

10 刘志琴;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长莉;;交叉视角与史学范式——“社会文化史”回顾与展望[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仲民;文化史研究的系谱和反思[N];东方早报;2010年

2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危兆盖;社会文化史:史学研究的又一新路径[N];光明日报;2010年

3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张炜;文化史何以出“新”[N];团结报;2010年

4 王建伟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纵观近代新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马勇;新文化史在中国:过去、现在与未来[N];金融时报;2013年

6 复旦大学历史系 张仲民;海外汉学掀起新文化史研究热[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朱佩娴;华北社会文化在历史变迁中保持连续[N];人民日报;2009年

8 杨念群;中国“文化史”研究的结构性缺陷及其克服[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范铁权 薛艳丽;一部综合性、有特色的文化史画卷[N];光明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916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16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d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