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炎黄史料考辨
发布时间:2017-09-29 23:16
本文关键词:先秦炎黄史料考辨
【摘要】:炎帝和黄帝共同作为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中华人文初祖,是中华文明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有关炎黄时代的历史传说,经过若干世的口耳相传,自西周开始写入古籍文献。先秦时期是炎黄传说典籍化的重要时期,此时期流传下来的记载也是后世研究所凭藉的最基本、最珍贵的资料。由于年代久远,加之经过后世的辗转流传,先秦文献存在残缺不全或真伪难辨的情况,对待这些文献资料要进行具体的分析、选择和研究。 战国时代是一个创作古史的全盛时代,诸家都在按自己的需要对古史进行加工改造,许多炎黄传说即经过了战国学者的增饰。最明显的即是黄帝世系的日益庞大且趋于整齐,以及将许多的事物发明归属于黄帝或是黄帝的臣子,这与黄帝在战国中期以后的地位逐渐升高是有关的。战国道家学者托名黄帝谈论道家哲理,甚至衍生出黄帝得道升天的故事,这当然是一种附会。因此,本论文对此类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考辨以尽力接近黄帝最初的形象。 经过细致的查阅文献和筛选资料之后,本论文考辨内容共涉及先秦典籍18部:《逸周书》、《孙子》、《周易》、《国语》、《左传》、《山海经》、《商君书》、《庄子》、《尉缭子》、《管子》、《六韬》、《文子》、《战国策》、《世本》、《韩非子》、《大戴礼记》、《礼记》、《吕氏春秋》。对其中有关炎黄传说的记述或与炎帝、黄帝相关的材料基本按时间先后分书进行考辨,由于先秦典籍成书较复杂,多不是成于一时一人之手,所以本论文对文献资料的形成时间进行了重点考察,以此为其在整个研究中定位。 本论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先秦时期涉及炎黄传说的史料进行再考辨,包括材料的来源、形成时间、可信性、所体现的价值以及与他处相似记载的比对,,借此观察史料本身的发展脉络和炎黄传说在此时期的演变情形。
【关键词】:炎黄史料 史料考辨 时间考察 可信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07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绪论10-15
- 一、 研究意义10
- 二、 研究状况综述10-12
- 三、 研究范围与基本思路12-15
- 史料考辨15-72
- 一、 《逸周书》(1 条)15-17
- 二、 《孙子》(1 条)17-18
- 三、 《国语》(3 条)18-21
- 四、 《左传》(3 条)21-23
- 五、 《周易》(1 条)23-25
- 六、 《山海经》(18 条)25-30
- 七、 《商君书》(4 条)30-33
- 八、 《庄子》(22 条)33-40
- 九、 《尉缭子》(1 条)40-41
- 十、 《管子》(12 条)41-48
- 十一、《六韬》(2 条)48-49
- 十二、《文子》(6 条)49-52
- 十三、《战国策》(3 条)52-55
- 十四、《世本》(5 条)55-60
- 十五、《韩非子》(5 条)60-62
- 十六、《大戴礼记》(3 条)62-65
- 十七、《礼记》(3 条)65-66
- 十八、《吕氏春秋》(25 条)66-72
- 结语72-74
- 参考文献74-77
- 后记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子艾;古代黄帝形象演变论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2 刘铁梁;黄帝传说的象征意义及历史成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3 田延峰;圣王·正统·神仙——论秦汉时期黄帝传说的政治文化内涵[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伏俊琏;读《易传》札记[J];孔子研究;2001年05期
5 乔治忠;童杰;;《世本》成书年代问题考论[J];史学集刊;2010年05期
6 刘泽华;侯东阳;;论汉代炎黄观念与帝统和道统[J];学术研究;1993年02期
7 李凭;;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944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44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