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穆斯林宗教纠纷的法治解决机制
本文关键词:西部穆斯林宗教纠纷的法治解决机制
【摘要】:穆斯林宗教纠纷解纷机制应以有效化解矛盾、争议为价值取向,根据解纷总体需求开展制度性供给,以适应不同性质穆斯林宗教纠纷的解决。这些宗教纠纷解纷方式之间能够相对配合,形成以司法审查为穆斯林宗教纠纷解决最后保障的制度体系,能够和维稳、信访等外部相关工作机制衔接。穆斯林宗教纠纷法律解纷机制包括立法、司法、执法三个层面的制度建构。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穆斯林 宗教纠纷 法治 完善对策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部穆斯林宗教纠纷法律治理机制研究》(项目号:12XFX002)资助
【分类号】:D920.4;B968
【正文快照】: 在当前西部穆斯林聚居区的各类社会冲突中,宗教纠纷被作为“突发事件”一直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宗教纠纷在一些穆斯林聚居区反复发生,经常演变成为教区群众之间的群体性冲突,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对穆斯林聚居区的社会稳定形成威胁。为了应对这种此类“突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敏;王亚明;;纠纷解决机理:中国与西方的初步比较[J];文化学刊;2007年06期
2 佴澎;;元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纠纷解决规范研究[J];思想战线;2007年06期
3 张时春;刘英;;彝区传统纠纷解决机制权威性问题考察[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4 赵天宝;;景颇族纠纷解决的仪式维度[J];宗教学研究;2014年01期
5 高晓波;;晚清至民国时期湘黔苗疆社会纠纷解决基础理论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02期
6 左卫民,辛国清,周洪波;中国传统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论纲(上)——以明清为契入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06期
7 李志明;;乡村纠纷解决中国家法面临的困境——以一个个案为中心的解读[J];农业考古;2008年06期
8 高晓波;;晚清官方参与下甘青藏区群体纠纷解决机制——基于查汉大寺撒拉回与尕楞寺藏民纠纷案例的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9 张邦铺;;彝族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在现代社会的境遇[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4年01期
10 王亚明;;晚清时期中国纠纷解决机理[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卫军;;现状与走向: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透析——兼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体系的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2 王志坚;;建立城市社会纠纷解决多元化机制的民意基础[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岳运生;;发挥律师在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妥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邱岳;;情理:串联盐业纠纷解决规范依据的红线[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5 唐晓梅;;雷山苗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调查[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6 赵传毅;;诉讼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7 刘如翔;;香港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8 马聪;;浅析我国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9 方然;;小额经济纠纷解决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以Cox比例风险模型为依据[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10 滕亚为;;试析当前纠纷的特点与完善纠纷解决机制[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晓鹏;我国正推动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日报;2008年
2 刘晓鹏;我国拟立法完善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胡江根);常州建立健全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4 王继学;纠纷解决机制应当多元化[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9年
5 高山;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的缺陷[N];江苏法制报;2012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范愉;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实践支持[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陈虹伟;和谐社会呼唤多元的纠纷解决机制[N];法制日报;2007年
8 陈镌娟;总结运作经验 完善纠纷解决机制[N];厦门日报;2007年
9 张放 彭丽;全方位构建我省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云南政协报;2006年
10 记者 闫继勇;山东推动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国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纠纷解决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剑;论凉山彝族的纠纷解决[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彭卫兵;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费先梅;清代豫西地区水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杨戴云;多元权威冲突与交错[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8 何宏耀;高等院校与学生纠纷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刘育梅;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玮玮;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的纠纷解决与基层政府[D];北京大学;2005年
2 赵丽琴;社会转型期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D];兰州大学;2008年
3 刘维鹤;我国农村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调研报告[D];兰州大学;2008年
4 胡太伟;新疆沙湾县烧坊庄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5 刘佳民;我国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云;论我国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D];安徽大学;2012年
7 冯涛;论我国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D];河南大学;2012年
8 杨望良;村民自治法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9 邱凯;清至民国清水江流域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李晓丹;乡村“混混”与农村纠纷解决[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15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1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