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宗禅的超越论
本文关键词:北宗禅的超越论
更多相关文章: 北宗禅 超越论 不离有无 离境离心 心无分别
【摘要】:禅宗北宗以本源清净之心体作为其心性论的理论基石,以妄尽还源、真心自现作为其修行实践的基本路径,由此决定了其在超越论上的空无所得之特点。既然真心本有、不从外来,心性本净、体与佛同,那么修行的最高境界则是通过不离有无、心无分别、离境离心等方式而体认那既有的明镜之心、清净之性。虽然北宗诸派多以体认清净之性为超越之境,但其在解脱方式的具体选择上却不尽相同,从而彰显出心善解脱与慧善解脱、性净解脱与障尽解脱的殊别。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滁州学院思政部;
【关键词】: 北宗禅 超越论 不离有无 离境离心 心无分别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佛教认为,人类的痛苦源于人的无明,具体来说,痛苦来自分别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执著。若能破除所执,消除对待,那么,人类的苦感便自然消失。苦感的消失并不是苦的不存在,而是苦的“在场”与苦感的“不在场”之并存。在此意义上,我们说这种境界也就是通常所言的超越。对于禅宗北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科;;生命科学中的“扮演上帝”:合理性与责任性[J];伦理学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代龙;;《南海寄归内法传》“行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管欣;;中国佛教寺庙空间的意境塑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付长珍;宋儒境界的价值蕴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陈玉峰;;潘金莲:爱与欲的对峙与纠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5 许潇;;论道安《阿毗昙序》中的几个问题[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苏雪痕,王莲英;中国插花艺术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7 李捷鹏;;于植元校点《林兰香》补校[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姚崇实;陶淑霞;;化政治为宗教 以宗教寓政治——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的启示[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王政林;;唐代河西走廊基督教传播述论[J];昌吉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王晓敏;;杜诗“逃禅”一词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宣景宏;吕德国;王昭;;苹果称谓的探究和辽宁苹果的栽培历史[A];第四届全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褚俊杰;;敦煌古藏文本《般若心经》研究——同藏文大藏经本、梵文本和汉文本的语词比较[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3 李雄飞;;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孤本著录札记[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百岁;;唐代吐蕃高僧法成[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汤惠生;;神话中之昆仑山考述——昆仑山神话与萨满教宇宙观[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刘卫林;;中唐诗境说与天台宗的关系[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7 刘炜;;诗以感为体:马一浮的诗歌本体论[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七辑)——中国文化论的我与他[C];2007年
8 石海光;;从兴到意境[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九辑)[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敏;圆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2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姜涛;后秦佛教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李艳;唐代佛教史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李国臣;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中医药的渗透、影响与推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甘生统;皎然诗学渊源考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曹瑞锋;《云门匡真禅师广录》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张铉;佛经音义三种引子部书考[D];浙江大学;2008年
9 郭迎晖;明代中后期宗教题材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陈剑;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媛;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玉冰;茶疗养生的本质及其成因[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理治;佛性的沉浮[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罗臻辉;历史文化地理视野下的清水祖师信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传明;湖湘寺观园林的空间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焦媛媛;金代重彩壁画颜料与施色技法的探索及复原临摹实验[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志伟;辽代华严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孙改明;论熊十力与唯识学[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郭瑞蕾;唐代长安佛寺与诗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方田;;北宗禅[J];竞争力;2009年07期
2 ;敦煌研究信息[J];敦煌研究;1990年04期
3 夏志前;;《楞严经》与晚明北宗禅[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周震豪;;敦煌写卷P.3559研究[J];敦煌研究;2008年01期
5 韩传强;;《禅宗北宗研究》[J];佛学研究;2013年00期
6 任继愈;;神秀北宗禅法[J];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02期
7 伊吹敦,斋藤智宽;禅宗的出现与社会反应——《净土慈悲集》所见北宗禅活动[J];佛学研究;2002年00期
8 袁德领;法如神秀与北宗禅的肇始[J];敦煌研究;2001年01期
9 杨洁琛;初论张说与北宗禅[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10 李帮儒;;禅宗北宗所奉佛经考述[J];殷都学刊;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传强;禅宗北宗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26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26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