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归信过程中的身份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23:29
本文关键词:基督徒归信过程中的身份认同研究
【摘要】: 近二十年来,基督教在我国发展迅速,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更出现了一股所谓的“基督教热”浪潮。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主要是针对信仰现状、影响因素及意义的分析,对“人”这个宗教信仰主体的关注较为薄弱。本文希望通过对基督徒由“不信”到“信”这一心理至行为层面转变的动态过程进行考察,以基督徒身份认同为研究视角,从而挖掘出他们在整个宗教归信过程中身份认同的建构与维系机制。本文以延边地区福洞镇河西教会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与参与观察来获得研究资料。 文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文章分析了基督徒身份认同的建构机制。基督徒身份是以生命的非平顺时态为契机,以人际关系网络作为引导而进行启动;对“神迹”与“神秘体验”、基督教教义及福音“传播者”的认同促使这一身份被系统性的激活,另外“福报”在身份激活过程中表现出重要意义,这一环节的缺失会直接导致身份建构的中断,这也充分体现着信徒们在归信过程中存在一种理性参与。其次,对基督徒身份认同的维系过程进行阐释。基督徒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仪式活动维系着他们的身份认同,其背后还隐藏着一种隐性维系机制:社会范畴化使基督徒明确了自己的身份边界;通过社会比较过程,基督徒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得到进一步强化;内群体之间的互动行为使基督徒的身份认同被巩固;基督徒群体记忆又不断地再生产着这一身份认同。基督徒在面对身份认同危机时采取一种调适性的认同策略来弥合两种身份之间的张力。最后反观基督徒的身份认同,认为认同感的缺失是促使信徒归信的主要契机,并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提出几点启示。
【关键词】:基督徒 归信过程 身份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97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9-10
- 1.1.1 问题的提出9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9-10
- 1.2 研究的文献基础10-16
- 1.2.1 西方宗教研究的经典理论10-11
- 1.2.2 认同理论11-13
- 1.2.3 国内关于基督教信仰问题的相关研究13-15
- 1.2.4 简要评述15-16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6-17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6
- 1.3.2 主要研究方法16-17
- 第2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17-23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17
- 2.1.1 归信过程17
- 2.1.2 身份认同17
- 2.2 研究个案的选取17-20
- 2.2.1 研究个案选取的缘由17-18
- 2.2.2 研究个案的社会空间背景18-19
- 2.2.3 教会概况19-20
- 2.3 资料搜集与样本构成20-22
- 2.3.1 资料搜集的方法和过程20-21
- 2.3.2 样本构成21-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第3章 基督徒身份认同的建构23-32
- 3.1 归信伊始基督徒身份认同的启动23-27
- 3.1.1 归信伊始基督徒的生命时态23-24
- 3.1.2 基督徒的入教路径24-27
- 3.2 归信伊始基督徒身份认同的激活27-31
- 3.2.1 对“神迹”和“神秘体验”的认同27-28
- 3.2.2 对基督教教义的认同28-29
- 3.2.3 对“福音”传播者的认同29-30
- 3.2.4 “福报”对基督徒身份的理性建构30-31
- 3.3 本章小结31-32
- 第4章 基督徒身份认同的维系32-46
- 4.1 基督徒身份认同的制度化维系32-35
- 4.1.1 “受洗”——合法性身份的获得32-33
- 4.1.2 “圣餐礼”——另一件圣事33
- 4.1.3 礼拜33-35
- 4.2 基督徒身份认同的隐性维系机制35-39
- 4.2.1 社会范畴化对基督徒身份边界的确定35-36
- 4.2.2 社会比较过程对基督徒身份认同的强化36-37
- 4.2.3 社会互动对基督徒身份认同的巩固37-38
- 4.2.4 群体记忆对基督徒身份认同的再生产38-39
- 4.3 基督徒身份认同危机的产生及认同策略39-45
- 4.3.1 传统习俗与基督教教义的冲突39-41
- 4.3.2 基督徒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41-43
- 4.3.3 调适性的认同策略43-45
- 4.4 本章小结45-46
- 第5章 基督徒身份认同的反思性理解46-54
- 5.1 反观基督徒身份认同的建构46-50
- 5.1.1 认同感的缺失成为基督徒皈依的契机46-48
- 5.1.2 新的身份认同对于基督徒的意义48-49
- 5.1.3 乡土社会情境下的宗教情怀49-50
- 5.2 基督徒身份认同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启示50-52
- 5.2.1 推进农村社区精神文化建设50-51
- 5.2.2 加强利他主义宣传教育51-52
- 5.3 本章小结52-54
-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冉;乡村基督教的信仰与传播现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王惠燕;灰色宗教市场形成原因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33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33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