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道教方志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18:39
本文关键词:明代道教方志研究
【摘要】:道教方志至晚于东晋南朝时已经出现,晋末刘宋时道士徐灵期撰《南岳记》即是其代表。唐代是道教方志的初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道教方志基本上是由道士撰写,仅局限于少数道教名山。宋元时期是道教方志的发展时期,一方面出现了更多的道教方志,志书的范围和对象也有扩大,编撰者不再限于道士,一些文人和地方官也参与其中;另一方面道教方志的体例更加规整、内容更加严谨。这都为明代道教方志的撰述打下了良好基础。 明代道教方志无论是数量和质量,还是体例的创新,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今天所知明代道教方志有近百部,存世者至少有20多部。嘉靖、万历和崇祯三朝,是明代道教方志编撰的繁盛时期。志书所属地域主要集中于浙汀、江苏、广东、福建、安徽等南方地区,湖广及山西、陕西、甘肃、山东等地的道教志也有不小成绩。编撰者不仅有道士和文入,地方官发挥了更大的作用。通过对明代15部重要道教方志的流传、内容、体例、价值等的评述,可对明代道教方志的总体情况有所了解。 随着明代方志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及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文人名士、地方官吏的加入,明代道教方志在体例上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并逐渐走向成熟。其中以平目体、纲目体、纪传体道教方志最为常见。这对明以后道教方志体例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代道教方志对道教史研究有重要价值。它们不仅记载了大量名道的修行事迹、宫观的创建和沿革,还收录了道教神祗册封和宫观经济的许多资料。明代道教方志还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有些史料仅见于其中,可补其他文献之缺。道教方志中还有一些民俗、地理、音乐等方面的史料,也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明代 道教方志 山志 庙志 道教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59;K248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4
- 一、明代以前的道教方志14-19
- 二、明代道教方志的编撰与流传19-34
- 三、明代重要道教方志评介34-59
- 四、明代道教方志体例的成熟59-64
- 五、明代道教方志的价值64-69
- (一) 明代道教方志的道教史价值64-65
- (二) 明代道教方志的文献学价值65-67
- (三) 明代道教方志其它方面的价值67-69
- 主要参考文献69-74
- 致谢74-75
- 附件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略述山志在武当道教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道教;2009年03期
2 劳伯敏;南宋临安的道观和通玄观造像[J];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3 刘永海;郝秋香;;道教宫观山志略说[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刘雅萍;;中国道教方志研究概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年08期
5 胡军;;明武当山志中音乐史料考略[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康尔琴;;《岱史》著录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年03期
7 武建雄;黄宗昌与《崂山志》[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苑秀丽;温爱连;;黄宗昌《崂山志》版本、续书及研究述略[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吕芸芳,闫峰;历代泰山志概述[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年01期
10 周郢;明《泰山志》整理论略[J];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1044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4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