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侗族民间信仰中的“村寨意识”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23:06

  本文关键词:侗族民间信仰中的“村寨意识”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侗族 民间信仰 村寨意识


【摘要】:作为小流域农耕民族,侗族多以氏族或宗族为单位,居住在较为平缓的山间坝子中,形成了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侗族村寨。独特的居住环境及其生计方式,使侗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强烈的维护村寨发展的"村寨意识"。侗族成员的"村寨意识"主要体现在以萨神崇拜、风水观念、鼓楼修建以及各种民间禁忌为载体的侗族民间信仰中,同时侗族通过民间信仰多种形式、不同场合的"展演"在较大程度上进一步强化了民族成员的"村寨意识"。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
【关键词】侗族 民间信仰 村寨意识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民间宗教信仰与武陵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研究”(编号:11XZJ01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33
【正文快照】: 侗族作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有“北侗”与“南侗”之分。侗族主要聚居在湖南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在鄂西南的部分地区也有少数零散的侗族聚居区。从古至今,侗族一直就属于典型的小流域农耕民族,他们在四周山环水绕、溪谷交错地带的山间坝子中建立了一个个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存芳;;民族地区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之探讨——加快发展和壮大民族地区民俗文化力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3 马宁;;羌族成年礼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朱翠容;;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万德权;陈兴亮;;藏族传统体育起源发展与宗教文化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方金华;;畲族民俗文化保护的基本法律问题——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地为考察对象[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贾欣;;试论农业生产方式下的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基于文化符号学的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2期

8 宋燕鹏;张素格;;石家庄市“城中村”村落文化调查研究之一——裕华区槐底村民间信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9 吴克领;;新农村集贸市场化缓慢的原因探析——基于淮安市W村的社会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10 尹得举;叶苹;;西安mP灞河生态区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呼致伟;;解读七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黄汉忠;;汕尾市滨海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陈德敏;杜辉;;环境法范式变革的哲学思辨——从认识论迈向实践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4 尉富国;;西部大开发与右江流域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守恩;;社会史视野中的风俗——兼论传统风俗与传统社会[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黄海德;;中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民间信仰”概念的认知与检讨——附带论及中国社会中宗教与社会的联系与互动关系[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7 麻三山;;民俗文化村开发设计探索[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8 文忠祥;;信仰民俗与区域社会秩序——以青海土族纳顿、醮仪、六月会为例[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区域民族卷[C];2010年

9 刘松;刘中发;;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探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10 冯雪红;张廷刚;;经济发展与文化生存——现代语境中原生态文化保护与开发[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胥文玲;明清闽北家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艳艳;侗族鼓楼艺术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晓博;社会学知识客观性的实现途径—布迪预先构建与参与性能象化的重新解读[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建桥;基于场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锁馨;国际视域下实践导向的教师培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袁文敬;信息技术支持的中小学侗歌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蔡鸿菲;反思陆九渊顿悟教育思想及对语文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芳;返乡相亲:新生代农民工的一种择偶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彩姣;论学习的实践属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军峰;农村择偶困境下的婚姻支付模式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龙耀宏;;侗族“萨神”与原始“社”制之比较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稻子;;“原生态”是不可以拿来秀的[J];风景名胜;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怀英;;吴哥古迹保护的中国特色[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 宁建英;透视吴哥[N];中国文物报;2004年

2 黄小驹;我援助柬埔寨保护古迹项目受好评[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新华社记者 张瑞玲 雷柏松;中国文物保护专家为吴哥窟添光彩[N];中国文物报;2006年

4 文宣;李铁映视察我援柬文保工程[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曲志红;我国援外文物保护项目柬埔寨吴哥周萨神庙保护修复工程基本完成[N];中华建筑报;2007年

6 ;贾庆林主席在暹粒出席我援柬周萨神庙维修工程竣工庆典[N];中国文物报;2008年

7 周芙蓉邋欧东衢;这样的“原生态”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N];经济参考报;2007年

8 新华社记者  张瑞玲 雷柏松;中国专家为吴哥窟添光彩[N];人民日报;2006年

9 铁岩;给柬埔寨一个完整的吴哥[N];中华建筑报;2007年

10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姜怀英;吴哥古迹保护的中国特色[N];中国文物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覃运秋;南侗萨神崇拜的审美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45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45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6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