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惠洪言行与北宋佛教世俗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1:35

  本文关键词:惠洪言行与北宋佛教世俗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惠洪 文字禅 在欲行禅 世俗化


【摘要】:惠洪,北宋末年著名的临济宗僧人,同时也是禅宗历史上著名的诗僧。惠洪得以在禅宗历史上占据一席之位,主要是其倡导、践行文字禅,为宋代禅宗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让文字禅在宋代大放异彩。作为禅宗子弟,惠洪在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祖规”面前,公然提出了一整套文字禅理论,且一生笔耕不辍,践行文字禅,其言可谓“异言”。同时惠洪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僧人,主要是其“在欲行禅”之“异行”。虽为僧人,但是“绮语”、饮酒,追求世俗情欲、社会名位和政治地位,这些大多宋代文人士大夫之所作所为,惠洪都曾经历,,惠洪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的理由是“在欲行禅”。惠洪之言、行看似“异言”、“异行”,但是如果将惠洪之言、行放在宋代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就会发现惠洪倡导、践行文字禅和坚持“在欲行禅”,都是受到宋代佛教(主要是禅宗)世俗化影响的结果。惠洪之言行作用于社会,拉近了禅宗与世俗社会的距离,为僧人和世俗社会的沟通架起了直通的桥梁,加速了佛教的世俗化。
【关键词】:惠洪 文字禅 在欲行禅 世俗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4;B9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绪论8-11
  • 一、 研究现状8-9
  • 二、 选题意义9
  • 三、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9-11
  • 第一章 时代背景及惠洪生平11-14
  • 第一节 时代背景11-12
  • 第二节 惠洪生平12-14
  • 第二章 惠洪之“异言”——文字禅14-33
  • 第一节 惠洪倡导文字禅的原因14-20
  • 一、 文字禅在宋代发展的客观条件14-16
  • 二、 惠洪倡导文字禅的原因16-20
  • 第二节 惠洪文字禅的成果20-33
  • 一、 惠洪文字禅的理论建设20-28
  • 二、 惠洪文字禅的践行成果28-33
  • 第三章 惠洪之“异行”——“在欲行禅”33-47
  • 第一节 惠洪“在欲行禅”的缘由33-34
  • 一、 禅宗“在欲行禅”的传统33-34
  • 二、 “在欲行禅”与“教之延远”34
  • 第二节 惠洪不舍欲望与不忘行禅的纠结34-47
  • 一 、惠洪之不舍欲望35-43
  • 二、 惠洪“在欲”不忘“行禅”43-47
  • 第四章 惠洪之“异言”“异行”与佛教世俗化47-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7
  • 后记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浅析禅宗思想对唐代文人画的影响[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2 汪晓华;;试论“江西宗派”诗人的禅宗烙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3 陶蕾;;李贽的禅宗思想与“童心说”的学术渊源探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4 诸明月;;楮墨空元透性灵——论禅悦对董其昌书法理论与书风的影响[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年05期

5 韩志宏;;从苏轼的词作议其超然心态的形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覃卫媛;;“以自己为准的”——论南宋诗僧释居简的诗歌创作主张[J];传承;2011年21期

7 宁梅;;论中国禅宗思想对加里·斯奈德的“地方”思想的影响[J];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03期

8 李明山;;《六祖坛经》版本考述[J];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江璞;;唐宋美术批评中“逸品”说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彭远;;宋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略[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春华;;略论中国禅宗与西方现代心理治疗的整合[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肖静;;论寒山子诗的禅宗思想及佛教的无常观[A];中国·苏州——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7)[C];2007年

3 张雪松;;管窥人间佛教的多元化理解——从对印顺导师《中国禅宗史》重新解读谈起[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拉;;从“顿渐之诤”看当今汉藏佛教交流[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林锡旦;;大休其人 无休之功[A];纪念大休上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高恒文;;废名的诗:深玄的思想特征及其艺术形式[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彭国忠;;唐五代北宋绘画与词[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沈冬梅;;《景德传灯录》与禅茶文化[A];禅茶:历史与现实[C];2009年

9 贾晋华;;古典禅与人间佛教[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麦惠洪;蓼锦先;邓忠贵;李剑锋;;经尿道双极汽化切割治疗前列腺增生症(PKVP)体会(附650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泽鑫 江计昌;禅宗:农耕文化与海洋文明的结晶[N];中国旅游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熊建;当禅宗遇上动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孔周;胡适和禅宗史研究[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郭光明 江计昌;广东新兴:以“禅宗”为核心促文化强县建设[N];中国旅游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周芳;让禅宗六祖文化花开四方[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钟祺 潘少婷 姚惠怡;循春去倾听春天的故事[N];东莞日报;2008年

7 詹杭伦;雪里芭蕉[N];人民政协报;2003年

8 金少庚 韩学广 范泽平;桐河乡让“双强”型能人进班子[N];农民日报;2002年

9 早报记者 石剑峰;盖瑞·施耐德 我并不是“垮掉的一代”[N];东方早报;2009年

10 南方日报记者 戎明昌 见习记者 赵琦玉 雷辉 通讯员 李艳杰;“佛教可以世间化,不可以世俗化”[N];南方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自力;释惠洪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胡遂;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D];河北大学;2005年

3 赵振强;《心经》四宗注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高慎涛;北宋诗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索南东主;藏族宗教语言的厘定及其历史意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李帮儒;神秀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姚之均;论李通玄的“法界”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东方乔;论佛教对唐宋词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3年

9 潘蒙孩;《坛经》禅学新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郭耀华;宁玛派大圆满法见地与修行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春艳;惠洪言行与北宋佛教世俗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晶;禅宗与宋诗话“语言意识”的形成[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倩;禅宗美学思想超越价值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4 于萍;论宋诗僧惠洪的诗学思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荣梅;禅宗“自然观”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许娟;默即言说:由禅宗“默”的言谈技艺看其非秩序化的日常语言逻辑[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冯天春;禅宗生命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范昕;诗僧惠洪诗歌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刘创明;《达摩流浪者》与禅宗[D];暨南大学;2010年

10 李慧;论禅宗心性论[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8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48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d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