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神像灵性的视觉建构——以南海神庙波罗诞庙会的“五子朝王”仪式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20 06:02

  本文关键词:神像灵性的视觉建构——以南海神庙波罗诞庙会的“五子朝王”仪式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神像灵性 视觉媒介 视觉建构 五子朝王 波罗诞庙会 南海神庙


【摘要】:仪式作为传承和建构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赋予了人类活动以符号的意义。而神像作为仪式中沟通人与神的视觉媒介,强调的是仪式中其灵性的实用功能。从雕塑过渡到神像,其灵性的获得是通过仪式中各种社会群体的视觉互动和认同观念共同建构的。仪式中所体现的"人—神像—神"的关系符号和文化内涵,形成了神像灵性的视觉建构。南海神庙波罗诞"五子朝王"仪式主要涉及六尊神像,即大安、元安、始安、长安、祖安及南海神祝融,从神像的"静止供奉"到"巡游参拜",仪式中神像的灵性被组织在一个更大的文化网络当中,并为视觉媒介的具体表象和意义繁衍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
【关键词】神像灵性 视觉媒介 视觉建构 五子朝王 波罗诞庙会 南海神庙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艺术遗产调查与数字化保存整理研究”(11&ZD18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33;J315
【正文快照】: 南海神庙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穗东街庙头村,曾是广州出海进入大洋所必经的交通孔道——扶胥港之口。据地方志记载,南海神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自隋文帝开始,南海神庙便是历代帝王的祭海之地。南海神诞又称波罗诞,诞期为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一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金磊;胡春梅;;南海神庙对各层次群体所体现的多重意义[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陈典松;南海神庙四大文化主题探析[J];岭南文史;2001年04期

3 本刊编辑部;杨伟利;沈绍柱;;四海魁祠 南海神庙[J];环境;2006年04期

4 罗小霞;;《国家祭祀与海上丝路遗迹:广州南海神庙研究》评价[J];岭南文史;2007年01期

5 丁巍;璇甫;;千年古庙重放异彩——记南海神庙重修开放[J];岭南文史;1992年01期

6 吴吕明;;南海神庙“波罗诞”[J];风景名胜;2006年06期

7 邓小夏;;南海神庙,千年的祈福[J];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34期

8 陈典松;广州南海神庙始建年代考[J];广东史志;2001年01期

9 王元林;;宋南海神庙《六侯之记》碑考[J];暨南史学;2005年00期

10 胡晓宇;南海神庙“万里波澄”碑考略[J];岭南文史;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宏烈;李力;;广州南海神庙旅游景观规划构想[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融·番鬼·南海神庙[N];中国交通报;2002年

2 王业群;南海神庙[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记者 姚艺曲 通讯员 郑伟德 李想 龙晓枫;南海神庙再现60年前“五子朝王”[N];南方日报;2007年

4 记者 杨明邋通讯员 郑伟德 阎新民 李爽 龙晓枫;十里珠江日游线路正式开通[N];广州日报;2008年

5 黄埔区文广新局;不断充实 锐意创新[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陶诚;创新保护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全力打造岭南民俗文化品牌[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穗文;彰显广州民俗文化特色 精心打造庙会民俗盛晏[N];中国文化报;2006年

8 记者 周祚 通讯员 穗外宣海国 王维宣 王子恒 顾展旭 张伟清;两千多人欢送 友谊地久天长[N];广州日报;2006年

9 广州市黄埔区文联主席 伍锦媚;港城艺海逐春潮[N];中国文化报;2000年

10 记者 周祚 通讯员 穗外宣;广州之行美好得就像一个童话[N];广州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1065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65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b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