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陵山区傩坛的组织形态
发布时间:2017-10-26 00:09
本文关键词:论武陵山区傩坛的组织形态
【摘要】:武陵山区的傩坛有两种组织形态——祖师坛与傩坛班。祖师坛是信仰层面的组织形态,体现着坛门的师承关系,以及掌坛师在当地傩坛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傩坛班则是掌坛师实际活动时的组织形态,其成员可以全部来自同一祖师坛,也可以来自不同的祖师坛。但即使是傩坛班成员来自不同的祖师坛,在其活动时也必须以其中一个祖师坛为首。无论是祖师坛还是傩坛班,在傩坛的传承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关键词】: 傩坛 掌坛师 祖师坛 傩坛班
【基金】: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贵州傩堂戏的宗教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社科博[2014]22号)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33
【正文快照】: 一、引言 武陵山区傩信仰的研究成果中,傩坛的研究稍显薄弱,专论的成果较少。庹修明、张泽洪等学者从坛场的布置、崇奉的神灵、祭祀的科仪等方面,重点关注了道教对傩坛的影响。A郭净对西南地区傩坛的论述,涉及到了傩坛的内涵、特点及其在西南地区社会中的地位与功能等。B值得,
本文编号:1096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96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