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越多,给予越多”——宁古塔满族“萨满鼓”宗教现象初探
本文关键词:“还原越多,给予越多”——宁古塔满族“萨满鼓”宗教现象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本质直观 主观给予 宗教现象 宁古塔满族 萨满鼓
【摘要】:在宁古塔满族人居住地,"萨满鼓"之韵律、节奏、节拍、敲击的态势和力量各不相同。但有一点相同,即孕育着"萨满鼓"之神圣中心的"老三点",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个基本点,是各家各户"鼓"最原初的神显基质。"满族仪式"之所以从头到尾一直都贯穿着"萨满鼓"的敲击声而不间断,并在"西炕"这一圣地自显其身,就是为了能够让族人不断地感悟和体味那个神圣自显的原初意向,体会神显的连续性和永恒性特质。
【作者单位】: 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分类号】:B933
【正文快照】: 引 言人类究竟如何制造音乐?宁古塔满族人——这个没有音乐概念的民族,他们究竟是如何创造出“萨满鼓乐”的形态结构?他们以什么样的精神将“萨满鼓乐”从远古带到今天?是什么精神使他们一辈辈始终不间断地传承这样的文化?马里翁在《还原与给予》一书中提出:“还原越多,给予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军;;胡塞尔现象学与自然主义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徐菁;沙润;靳诚;;旅游体验失真的内在形成机理及对旅游业管理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3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张传开,余在海;本体论的争论与实践范畴的深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庄小芳;;电影真实美学的现象学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6 王红漫,祖国平;老龄问题研究的方法和态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张世英;相同·相似·相通——关于“共相”的本体论地位问题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张学昕;“真实”的分析──以“新写实小说”和“先锋小说”为例[J];北方论丛;2000年04期
9 李剑;论比较教育的目的性与审美性[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10 高亚杰;饶从满;;现象学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3 王国坛;;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解[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陈凡;;现象学技术哲学:从本体走向经验[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5 陈庆杰;柯大钢;;人本视角:会计信息意识论——会计信息属性的递进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6 葛欢欢;;再论“上帝”的所指——反思普兰丁格对考夫曼和希克的批评[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7 葛欢欢;;再论“上帝”的所指——反思普兰丁格对考夫曼和希克的批评[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六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4 王云霞;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何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何旺生;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奚颖瑞;从“算术哲学”到“逻辑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宋朝普;青年卢卡奇对现代性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9 郭燕;思想与语言的自然化[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蒋曦;作为“对象”的价值[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涛;生活世界与感性世界[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炜;海德格尔的技术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魏洪鑫;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违反规则的体验与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进;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锁馨;国际视域下实践导向的教师培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吕晓瑞;教育研究中的人文主义方法论述评[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李伟;经验的断裂与重建:论俄狄浦斯的悲剧性存在[D];西南大学;2011年
8 孟雷;胡塞尔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志杰;帕慕克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马yN琳;我是小学生了[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特古斯;;蒙古族萨满仪式音乐的鼓及其“鼓语”研究[J];中国音乐;2013年03期
2 刘桂腾;;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的通古斯萨满鼓——以“流域”为视角的跨界族群萨满音乐研究[J];音乐探索;2012年02期
3 邢野;北方鼓与鼓文化[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陈旭庆;;黑棉袄[J];参花(上);2013年10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冬;赫哲族第一个萨满鼓谱问世[N];中国民族报;2008年
2 乐声;萨满鼓和腰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李延红;东北渔猎民族的歌声[N];音乐周报;2007年
,本文编号:1154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154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