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乡村仪式演剧与节日神话叙事
本文关键词:壮族乡村仪式演剧与节日神话叙事
【摘要】:壮族乡村仪式演剧起源于巫术法事,而节日神话成就了巫师作法祈福禳灾的祭祀活动,二者以民间信仰支撑的动态仪式升华为乡村特色戏剧,所呈现典型的民间叙事主体、惩恶扬善的思想情感、人之为人的职责价值;与时俱进是乡村仪式演剧创新指向所在,以生态和谐为旨归体现自然万物宜生、社会守法有序、人际友好信任的艺术美,是壮族乡村仪式演剧与节日神话叙事的内涵魅力。
【作者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
【分类号】:J825;B932
【正文快照】: 壮族民间信仰带有典型的地方原生态特色,其中巫师神职人员主持的法事活动,之所以成为节庆典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在于乡村民众节日神话思维的正面顺应,本来巫师歌舞动作娱神为祈福禳灾,后来渐渐演变成娱人为主的仪式祭祀戏剧,乡村展演主要是在农闲之时的节日,换言之,节日神话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啸龙;;关于《九歌》二《湘》的神灵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邵秀芳;;反讽的影像——由新批评到解构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3 曹雪立;;解读西方“神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4 程曦;先秦宗教稽疑术演进的三阶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周宪;论艺术的哲学意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6 宇杰;历史之谜:从一种假说到科学的嬗变——兼谈维科对马克思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7 葛桂录;;另一种声音:维柯、巴雷蒂对“中国神话”的解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于沛;对近代大国崛起的文化思考[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9 雷武锋;;论维柯的隐喻观[J];北方论丛;2008年06期
10 黄蕾;;《荷马史诗》中的英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海萍;维柯的诗性智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硕;进化心理学的人类学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7 贺庆国;在历史和历史性之间[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肖建喜;隐喻对针灸学经典理论建构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陈刚;唐前蓬莱神话流变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海峰;何慧丽和兰考乡村建设实验[J];决策;2005年11期
2 王景新;;新乡村建设思想史脉络浅议[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荆蕙兰;梁俊;;论平教会在民国时期乡村建设中的作用[J];北方论丛;2007年03期
4 朱考金;王思明;;民国时期江苏乡村建设运动初探[J];中国农史;2008年04期
5 曹天忠;;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派分与联合[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2期
6 姜新;贾晓燕;;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议[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邓国军;王兴振;;民国乡村建设中农民参与研究——以山东省邹平县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冯春久;;乡村的未来在根源文化[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4年03期
9 ;乡村,由内而外的美丽[J];杭州(生活品质版);2013年03期
10 刘星;村学乡学:乡村制度的话语构建[J];天涯;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唐镖;;乡村建设:概念分析与新近研究[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沈占华;;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建设[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3 王蓉;;1927-1949年湖北省的公立农场与乡村建设[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张晨;;台湾“农村再生计划”对我国乡村建设的启示[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5 王景新;;在工业反哺条件下及时启动中国新乡村建设战略[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6 王永智;阳运春;彭庆;王虎;;实施乡村净化工程 构建文明和谐社会[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7 汤海孺;柳上晓;;面向操作的乡村建设规划管理研究——以杭州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8 莫奕芳;;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标准化建设浅析[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丛玉飞;;乡村干群新型信任关系的博弈论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10 朱人求;;文化实践与文化重构——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文化哲学阐释[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扬;开创美好乡村建设新局面 打造农民幸福生活新家园[N];蚌埠日报;2012年
2 蚌埠市政协 万家阳;美好乡村建设要把握好几个问题[N];江淮时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白云飞 实习生 蔡林珊;积极稳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N];洛阳日报;2013年
4 记者 杨浩;认识再提高 力度再加大 办法再创新 努力使我市美好乡村建设始终保持全省第一方阵[N];马鞍山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吴清华;黄山市美好乡村建设彰显特色[N];安徽经济报;2013年
6 本报通讯员;助力美好乡村建设[N];江淮时报;2014年
7 通讯员 关鹏玉 记者 李建成;“脱贫甩帽”行动推进幸福乡村建设[N];河北日报;2014年
8 首席记者陈春梅;加快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让百姓尽早受益[N];盘锦日报;2014年
9 记者 魏恒;总结经验抓好衔接推动发展造福群众 把生态乡村活动打造成清洁乡村活动“升级版”[N];广西日报;2014年
10 记者 江恰;全省宜居乡村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N];盘锦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任金帅;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3 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斌;民国时期云南乡村建设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牛和清;民国时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1931-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秦平;冲突与控制:乡村邻里纠纷的社会学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4 梁俊;民国时期平教会的乡村建设活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骆敏;美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路径[D];安徽大学;2013年
6 王莹;乡村社会中的合作逻辑:农民合作的发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婷;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及其运行机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孟富国;重构中的乡村政权[D];山西大学;2003年
9 刘栩;一个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及分析[D];山西大学;2007年
10 吕甜甜;乡村建设的伦理之维[D];江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64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164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