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谭嗣同对佛学创造性的阐释
本文关键词:试论谭嗣同对佛学创造性的阐释
【摘要】:由于深受佛教的影响,谭嗣同不可避免地从佛教中吸收和利用了某些有益的资源,构建其仁学思想体系。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却又不断地根据维新变法的需要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实际上赋予佛教以适应时代要求的自由、平等、人权和民主等新内涵。本文拟择其大要,专门进行探讨与辨析,以深化对谭嗣同思想文化性格的认识。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谭嗣同在借助佛学中的一些资源来阐述他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时,往往并不拘泥于佛学的本意,而是宣扬自己维新变法的思想主张。 首先,借助唯识宗中“三界惟心”的教义,阐述以仁为本体的世界观。本体论在哲学、宗教学中占据着一种基础性的地位。在《仁学》中,谭嗣同力图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艳霞;;论李光地的仁学思想[J];求索;2012年09期
2 刘世祥;浅议孔子的仁学思想[J];焦作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管颖超;;儒家仁学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J];人民论坛;2010年29期
4 卜春梅;朱周斌;;孔子仁学思想的现代教育价值论[J];人民论坛;2012年35期
5 夏志新;试论孔丘的仁学思想[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6 苏铉盛;张h;早期仁学思想考[J];孔子研究;2003年05期
7 曾毅;;李贽仁学思想简论——以“仁者忧天下而人始大失所”为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龚向田;林识音;;传统与现代化——对孔子仁学思想的思考[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9 田芳;韩飞雪;;谈仁学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02期
10 胡孝四;;儒家仁学思想与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义霞;;论朱熹的仁学思想[A];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建钟;北宋仁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芦琳;仁学思想对中医教育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仁学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价值探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陈月;孔子仁学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3 张越;孔子仁学思想在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江波;孔子仁学思想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融合及其价值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5 杨瑞芬;先秦儒家仁学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探析[D];燕山大学;2009年
6 刘志荣;孔子仁学思想对现代领导者影响力的借鉴意义[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邓国宏;“仁”的规范性内涵及其论证方式的近代转换[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8 纪文娟;孔子仁学思想融入高中《文化生活》课堂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朱洁;罗汝芳仁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树生;康有为与谭嗣同仁学思想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09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099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