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原型与诗性文化
发布时间:2017-11-21 11:35
本文关键词:土地原型与诗性文化
更多相关文章: 土地原型 神话 集体无意识 诗性文化 诗意地栖居
【摘要】: “原型”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指集体无意识的内容。集体无意识是原始时代以来人们普遍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深藏在心理结构的最隐秘部分。原型就是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和载体。土地作为人类文化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和象征,无疑可以称作文化及文学作品的一个“原型”。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土地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土地是“天、地、人、神”中的重要一环,不仅给予人类生命,还担当了人类精神的安慰与灵魂的归宿。可以说,人类的文化之根就深植于这片厚重的土地之中,土地是人类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重要载体。本文透过知识与文明的厚厚积淀层,探讨土地原型,追寻诗性文化。 第一章对土地原型进行追根溯源,探究土地原型在创世神话中的典型显现。第二章分析人类爱恨交织的“土地情结”,并对土地崇拜心态进行分析透视。第三章对土地原型承载的厚重的文化意蕴进行纵深考察。第四章探讨人与土地关系的发展历程。二者的关系大体经历了和谐与融洽、紧张与对峙、再次融合这样一个过程。第五章论述对土地原型进行研究的意义。我们探讨土地原型就是要呼唤诗性文化的回归,实现人类真正“诗意地栖居”。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93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晓雨;内布拉斯加大草原上的生态乌托邦[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10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107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