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道教的“形”“神”观
本文关键词:道家、道教的“形”“神”观
【摘要】:关注人的身心性命是中国哲学区别于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中国哲学中,身心性命探讨最集中的莫过于道家、道教。身心关系也就是形与神的关系。它是性命关系的基础。文章把道家与道教哲学相贯通,从形神先后、形神主从、形神分合、形神与气的关系、形神俱妙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道家和道教的形神理论,既考虑了道家与道教继承性之同,也辨别了二者在历史先后顺序中所发生的改变,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些形神理论与道教实践中的关系。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B958;B223
【正文快照】: 道家是道教的重要理论渊源之一。道教继承道家而在不同宗派、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和不同历史阶段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异同、转化和发展。东晋之后,道家大致以道教为载体而失去了独立性。形神关系是道家、道教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内丹道教形成后,形神理论演化为精、气、神三元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胜利;试以系统论解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神范畴[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孔令宏;;论葛洪以术为底蕴的哲学思想[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曾凯,杜胜利;现代系统论与中国传统形神观[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王体;;试论道教内丹学“形神俱妙”的生命哲学思想[J];齐鲁学刊;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曾维加;;道教生命哲学的内在构造及现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鲍新山,张其凡;北宋名臣谢泌生平及思想述评[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4 阚绪良;吕晓玲;;“野渡无人舟自横”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刘忠;康德的“因果观”探析——兼论与佛教“善恶报应论”比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孙浩然;道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孙芳芳;;道教对魏晋南北朝人鬼恋小说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周国凤;;《文子》与《易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9 徐惠;;论道家文艺观对宋徽宗书画创作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周春兰;兰国庆;;道教与士大夫的人生哲学[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安;;道家道教的宇宙生成论教育与现代科学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刘永明;;敦煌占卜与道教初探——以P.2859《五兆要诀略》、《逆利占》为核心[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3 刘克;;汉画像石葬俗的衰亡果真是因汉末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吗——从文化通观视角立论并以此与汉画界前辈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赤银忠;;南阳汉画中的内丹修仙术[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立;;汉画像‘楼阁拜谒图”大树艺术组合构图意义再探[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孝鸿;;汉代墓葬画像中“假门”现象之探讨——兼论灵魂升天还是回归[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高二旺;;由汉画解析汉代的灵魂观念[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小磊;鞠辉;;南阳陈棚汉代彩绘画像石墓三幅画像的考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践;;论政教关系的层次与类型[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10 王彤江;;隋唐五代诸家气法的理论基础初探[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袁野;汉画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陈连波;北京道教宫观环境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王明博;多元与边缘[D];兰州大学;2011年
10 蔡树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付洁;道教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三怪系列[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汪茉莉;“青衣”及其文化语义浅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唐丽星;早期道教的行香文化[D];南昌大学;2010年
6 游云会;庐山慧远佛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余黎明;《隋唐演义》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D];南昌大学;2010年
8 程程;养生食品的文化价值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袁荣蓉;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任绪来;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的黄色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孚琛;;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J];哲学研究;2006年12期
,本文编号:1225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2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