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兴衰研究
本文关键词: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兴衰研究
【摘要】: 寺院经济是清代内蒙古地区社会经济的重要形态,它有自己独特的形成过程、内部结构和经营方式,对清代内蒙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研究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的兴衰,不仅有助于了解近300年以来的内蒙古社会历史变迁,尤其有助于对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有总体上的深刻认识,而且对研究清代蒙古史,乃至研究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发展历史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本文主要根据遗留性蒙古文档案、相关文献资料、地方史志、社会调查报告,通过结合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对清代内蒙古寺院经济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本文由前言、正文、结语等组成,约三万余字。前言简要说明了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状况及相关档案文献资料,论文新颖之处及研究方法等。正文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寺院经济畸形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即清朝政府对藏传佛教采取的利用、扶植和鼓励政策、蒙古王公贵族和广大蒙民笃信藏传佛教以及呼图克图、活佛、札萨克大喇嘛系统的形成和大小寺院的遍布是清代蒙古寺院经济畸形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论述了清代内蒙古寺院经济畸形发展的表现,即寺院经济基础-土地和牲畜的出现、寺院劳动者—沙毕纳尔阶层的形成、丰厚的多种经济收入和佛事收入。第三部分主要从清朝对蒙古宗教政策的改变、蒙古社会经济的萧条与广大蒙民的贫困化以及寺院和呼图克图、活佛的巨大开支与上层喇嘛的腐败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晚清以来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衰落的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94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伟;;历史就在身边[J];中国电视(纪录);2009年06期
2 毛润民;;内蒙古东西部方言语音、词法求同研究[J];汉字文化;2011年04期
3 包美荣;;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音乐[J];内蒙古艺术;2011年01期
4 冯晓东;饶晨曦;申国娥;;清代女词人创作特征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5 张士尊;;清代盛京大凌河马厂兴废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何锡彭;;关于清代的美术教育研究[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7 张颖华;;清代自然灾害危机应对策略研究[J];求索;2011年06期
8 刘文鹏;;清代科道“风闻奏事”权力的弱化及其政治影响[J];中州学刊;2011年04期
9 张世友;;清代乌江流域的移民活动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高晓波;;清代安多民族聚居区的政区设置变化及其原因[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山林;;从考古发现看内蒙古地区在元代东西交通中的地位[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一辑)[C];1981年
2 宋桂英;潘进军;王德民;韩经纬;荀学义;;内蒙古夏季干旱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亦邻真;;内蒙古古代史中的若干问题[A];蒙古史研究(第二辑)[C];1986年
4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简介[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5 闫宾;卢士庆;;准地转Q矢量在08年夏季内蒙古一次大雨过程中的应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张景明;;从物质形态论草原文化的多样性[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7 刘寿东;王磊;;内蒙古近50年干旱气候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彦琦;苏秉忠;宋建忠;;内蒙古地区幽门螺杆菌iceA基因型的分布[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9 杜密茹;高海霞;张若芳;巩秀峰;王义;;内蒙古地区马铃薯干腐病研究及防治[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10 徐亚娟;;内蒙古风寒指数气候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孟为;北京内蒙古携手合作创互补双赢[N];北京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西木;内蒙古俏销绿化用苗概况[N];中国花卉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玺 通讯员 梅刚;内蒙古“碳金融”谋求破局[N];工人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秀强 实习记者 宋霜;内蒙古重新定位:战略规划或年底出台[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5 特约记者 郎庆春 百音;内蒙古移动文明短信传递量突破3000万[N];通信产业报;2010年
6 记者 郭成林 编辑 邱江;申华控股 内蒙古投资新风电项目[N];上海证券报;2010年
7 张宇;党在内蒙古立政之初的珍贵资料[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8 洪一树;清代“大观园”宏琳厝[N];中国旅游报;2000年
9 马亚雄;用勇气和智慧赢得未来[N];人民邮电;2007年
10 陕西 罗世广;偶得清代宫钱[N];中国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瑞俊;内蒙古草原地带游牧生计方式起源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马强;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曲金燕;清代文言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周t ;清代广东盐业与地方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晓U,
本文编号:1225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25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