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日内瓦宗教改革时期的软实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04 23:13

  本文关键词:日内瓦宗教改革时期的软实力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日内瓦 宗教改革运动 神权共和国 新教的罗马 文化软实力


【摘要】:“软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日内瓦作为一个世界性都市,具有一种独具特色的城市软实力。然而从近代之前的欧洲历史来看,日内瓦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其影响微乎其微。但在经历了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后,这个小城声名鹊起,一跃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城市,在国际事务中及至在欧洲主要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致自1536年法国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来到日内瓦开始,到1564年加尔文去世前为止,在短短的二十几年内,一个原本大约只有12000人口的小城市发展成为能够影响整个欧洲的、被称为“新教的罗马”的中心城市,其原因主要在于宗教改革运动。本文旨在探究宗教改革运动在日内瓦城市的国际性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分析日内瓦城是如何借助宗教改革运动提升城市软实力,进而能够在16世纪欧洲政治宗教事务中发挥导向作用。 虽然宗教改革运动是在一个共同的时代大背景中产生,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改革运动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及结果。德国的改革带有强烈的民族性色彩,英国的改革具有浓厚的政治性意味,而日内瓦的改革却是从根本上进行的制度性的革新。通过加尔文领导的这种制度性的改革运动,日内瓦城在16世纪中期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形式,成为了一个城市“神权共和国”,日内瓦城的统治者按照加尔文的宗教理想,在这个城市中实行神权政治。 日内瓦宗教改革运动的成功,一方面在欧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吸引了许多宗教改革家,对欧洲许多国家的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奠定了一些国家未来的政治宗教格局;另一方面,在宗教改革时期,日内瓦城作为新教徒的避难中心与传教中心,被誉为“新教的罗马”,日内瓦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成功地成为了一个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焦点城市。 日内瓦没有强悍的军事力量,它的成功并不是依靠霸权获得的,而是通过城市自身的软实力来提高其影响力,以一种和平的方式来完成城市的改革。文章从城市软实力入手,对日内瓦能够成为“新教的罗马”并对欧洲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宗教改革带给日内瓦的最大改变在于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加尔文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加尔文主义成为了日内瓦的主流文化,几乎所有的日内瓦市民都转向了加尔文派,日内瓦成为了一个加尔文派的新教城市。由对加尔文派的地域认同、语言趋同、权力共认及其以加尔文为主的价值导向等所构成的主流文化成为了日内瓦“神权共和国”存在的基础。同时,加尔文神学也培养了日内瓦市民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他们按照加尔文神学的要求,去做一个虔敬的基督徒,做一个踏实认真的工作者,做一个诚信待人的公民。 第二,中世纪末期开始,欧洲许多国家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府,而日内瓦却通过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一种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公民权利平等在内的新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的创新为日内瓦营造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政治宗教环境,使许多新教徒纷至沓来。 第三,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并不只是靠自身的吸引力被动地吸引其它国家的新教徒,而且还主动地做了许多努力。日内瓦城一方面吸收并安置了许多新教难民,另一方面积极向一些国家派遣传教士,这实质上是一种以传播改革信理为目的的外交政策。日内瓦通过帮助一些国家进行宗教改革运动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成为了欧洲的宣教中心。 文章通过日内瓦的主流文化、政教制度的民主与平等以及以传播改革信理为目的的外交政策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来发掘日内瓦在宗教改革时期能够成为“新教的罗马”的内在机制。 另外,我们不能把日内瓦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加尔文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因为日内瓦改革运动的成功以及加尔文派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以日内瓦这座城市为依托的。日内瓦本身就具备了适合加尔文实施宗教理想的特殊的环境因素,虽然环境并不能起到决定因素,但却是“新教的罗马”得以产生的外部条件,是构成日内瓦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一环。 “新教的罗马”是日内瓦在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所获得的称号,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虽然这个称谓在现在已经不再适用,但是却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日内瓦通过宗教改革运动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时空的限制,甚至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在当今这中全球化的环境中,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另外,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便走上了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这意味着中国不会依靠武力来提高国家实力。因此,如何提升国家软实力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而日内瓦在16世纪的发展模式无疑会为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晓毓;;从加尔文宗教改革看西方现代性起源[J];理论界;2010年07期

2 李晓岗;难民问题的人道性与政治性[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07期

3 黄亚平;刘晓宁;;语言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连玉明;[N];北京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志辉;瑞士宗教改革论略[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52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52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1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