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岳庙下院天仙宫小考
本文关键词:北京东岳庙下院天仙宫小考 出处:《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档案、碑刻、笔记文集等资料,初步探讨了北京东岳庙下院天仙宫的历史变迁、神灵供奉、建筑遗存等。认为天仙宫原名天仙真武庙,明天启年间太监魏学颜等扩建,获赐名"敕建天仙护国佑圣延寿宫",简称天仙宫。天仙宫在清至民国时期成为北京东岳庙的下院,其出租房屋的收入补助东岳庙各项需用。解放后,天仙宫成为居民住所。20世纪80年代,因改造朝外大街,天仙宫的建筑全部被拆除,原有的明代石匾、石碑等辗转移存他处,幸存至今。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基金】:第5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20190)
【分类号】:B958
【正文快照】: 民俗学者叶郭立诚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所撰《北平东岳庙调查》一文中提到:“自清代以来,本庙主持,政府指派为道录司,统辖京师道教各庙供奉宫中内道场,不许承应民间法事,国家给与年俸银米,不待募化,供给全庙道众尚可有余,故本庙历来无香火地及下院。”[1](P9)这段话有一点错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艳芬;窦文良;李京龙;;“燕南赵北”与白洋淀[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宋德金;辽金文化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01年01期
3 尹志华;张留孙及其在元大都创立的道教支派——玄教[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岳升阳;颐和园、圆明园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与区域改造[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王新蕊;;元明以来北京丫髻山道观文化的历史考察[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佟洵;;佛教在元大都传布的历史考察[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董晓萍;;北京城市用水的民俗学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佟洵;;佛教在元大都传布的历史考察[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张勃;;《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及其揭示的明代宫廷节日生活[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徐威;都市梵宇 弘慈广济[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自龙;;圆明园数字复原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孙震;;清漪园生态建园思想探析[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3 胡丹;;明司礼监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4 常欣;;寿康宫沿革略考[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上)[C];2007年
5 余鸣谦;;古坛庙建筑杂录[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6 罗文华;;清代中正殿的陈设思想及其宗教职能考[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7 王和平;;明末清初紫禁城宫殿格局浅析[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六辑 上)[C];2007年
8 夏玉润;;中国古代都城“钟鼓楼”沿革制度考述[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七辑 )[C];2010年
9 王继红;;圆明园长春园宫门区及含经堂遗址营建年代初探[A];《圆明园》学刊第十期[C];2010年
10 于洪;;藏传佛教在北京地区的传布——以白塔寺功能变迁为例[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清慧;明代藩府刻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陈连波;北京道教宫观环境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冯明;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春明;唐朝四方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曹鹏;明代都城坛庙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王s,
本文编号:1307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07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