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玛吉罗珍的断法哲学思想
本文关键词:浅论玛吉罗珍的断法哲学思想 出处:《西藏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对藏传佛教哲学问题相关的研究在国际和国内的学术界已经成为一门热学,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然而,其相关的研究范围主要倾向于藏传佛教的噶举派、宁玛派等四大教派的研究,却忽略了一些其它小型教派的哲学思想等研究。尤其是对希解派的分支教派断教派的断法思想的研究是相对来说几乎是个空白,国内更是如此。 因此,本论文利用第一手藏文手抄本等资料,结合实地调查方法,提出了藏传佛教女性大师玛吉罗珍是怎样开创和提倡断法哲学思想。并对玛吉罗珍断法哲学思想的来源及其哲学思想特点、断法仪轨思想的来源及其思想内容等方面做了充分的阐述。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指出了玛吉罗珍是真正的断法思想的开创者和提倡者。另外,独树一帜的断法哲学思想对藏传佛教其它教派的影响和断法教派衰落的原因等方面也作了分析和概述,证明了玛吉罗珍在藏传佛教哲学思想体系中其女性思想大师的地位。 现将本论文的章节内容略作概括:本论文共有五个大章节;第一大章节里,藏传佛教女性大师玛吉罗珍的生卒年代、入佛学习情况等进行了考证和说明;提出了其断法哲学思想形成的人生历程。第二大章节里,论述了玛吉罗珍的断法思想的起源和传承受到了印度大师帕当巴的希解和大手印、大圆满等诸多教派思想的影响;提出玛吉罗珍是真正的断法思想的开创者和提倡者。第三大章节里,对玛吉罗珍的断法哲学思想的特点作了说明,同时与其他教派的思想略作了比较。第四大章节里,论述了玛吉罗珍开创的断法仪轨思想的来源及其思想内容的特点和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的现实意义。第五大章节里,玛吉罗珍开创的断法哲学思想对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的影响等方面作了分析和陈述。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吉拉德·克莱因;傅涛涛;李燕乔;;将来时电话(连载③)[J];大科技(科学之迷);2003年06期
2 欣顺;吉罗代和他的《达娜厄》[J];世界文化;2001年02期
3 陈金全;;黑格尔法哲学思想探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杨三正;试析《法哲学原理》中法哲学思想[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余昭昭;;歌唱的鸟与愤怒的栅栏(外二首)——献给玛雅·安吉罗[J];诗刊;2002年10期
6 崔磊;;论和谐是孔子法哲学的范式[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公丕祥;;马克思论法哲学的研究方法[J];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05期
8 祁雪瑞;;墨子法哲学思想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J];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04期
9 李岁科;;边沁法哲学理论研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周冬平;;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力锋;;确定性之美:罗马法对莱布尼茨法哲学思想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朱益湘;朱华湘;朱友湘;;湘西吉罗公路隧道防水施工方案[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单纯;;论“新理学”体系中的法哲学思想[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4 赵丹;;法律职业伦理的生成与基督教传统[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祥贵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哈贝马斯商谈程序正义法哲学的当代审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Orange掌门提前卸任[N];人民邮电;2004年
3 向昌德;王承荣田岚检查吉罗张罗公路安全情况[N];团结报;2007年
4 孙曙生;哲学的精神与法治的追求[N];学习时报;2010年
5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 董利娟;《洞穴奇案》让我归于理性[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郭庆婧;Orange意欲续写传奇[N];人民邮电;2003年
7 孙曙生;法治的三维:真、善、美[N];检察日报;2010年
8 本报驻埃及记者 黄培昭 驻南非记者 李锋 驻联合国记者 席来旺;米吉罗——非洲女性的骄傲[N];人民日报;2007年
9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马蔚;强制行政:让公民服从法律[N];工人日报;2001年
10 何洪泽;潘基文上任开新风[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彦;法、自由与强制力[D];吉林大学;2012年
2 陆玉胜;商谈、法律和社会公正[D];复旦大学;2012年
3 郑茂;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育书;从单个意志到普遍意志[D];复旦大学;2010年
5 吴江;黑格尔暴力—战争观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周玉芝;凯尔森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龙洋;我国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石悦;医疗知情同意的民法阐释与制度建构[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李昕;索洛维约夫法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徐鹏;论传播技术发展视野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普布扎西;浅论玛吉罗珍的断法哲学思想[D];西藏大学;2010年
2 李恩好;马克思早期法哲学思想的历史演进[D];河南大学;2010年
3 李琳娜;论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呼伊力格喜;《喀尔喀吉儒姆》法哲学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庞潇斐;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哲学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谭丰云;马克思早期法哲学思想初探[D];广州大学;2011年
7 刘畅;全球化视域下的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丽翠;权利与自由[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张学伟;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解蔽与时代价值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唐厚珍;论部门法哲学的属性及发展趋势[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1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3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