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宋代佛教寺院借贷业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6 08:05

  本文关键词:宋代佛教寺院借贷业研究 出处:《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 佛教寺院 借贷业


【摘要】:本文以宋代寺院借贷业为研究对象。在寺院借贷业发展历史中,宋代是一段十分繁荣的时期。本文试图在现有文献与研究的基础上,从佛教理论发展和社会参与的角度,探讨宋代寺院借贷业性质上的变化,为宋代寺院借贷机构的繁荣发展揭示不同于经济史角度的其他原因。第一章对宋代寺院借贷业的环境背景和在宋代的繁荣状况做一叙述。寺院借贷业的发展是深受宋代经济空前繁荣的环境所影响的,这种经济活力无疑影响到了寺院借贷机构参与社会的深度和佛教本身的发展。第二章从财富问题解释的角度,探讨佛教经典对于寺院借贷行为积累财富看法的演变。原始佛教时期,佛陀对僧人直接从事借贷行为是禁止的,但并不禁止僧团整体从事借贷追求财富增值的行为。佛教传入中国,随着禅宗的兴盛和律宗的衰落,持守戒律的标准逐渐由行为本身内向化,不再强调按照律典原文恪守戒律,这种转变对于僧人直接从事借贷求利活动是十分有利的。第三章从功德福报利益的角度,探讨佛教经典对功德和福报的解释如何内化为流行的追福仪式。寺院借贷产生的利息则有效支撑了普通百姓实现这种宗教利益。功德和福报的观念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越来越神力化,能够产生越来越大的宗教利益,而与获得这种宗教利益相匹配的则是各式各样复杂的宗教仪式,这些仪式融合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观念,从而更容易被百姓所接受,而寺院借贷机构为举行宗教仪式需要的大笔开销提供了保证。第四章从佛教寺院与社会互动的角度,探讨寺院借贷机构在政府对佛教的管理和社会建设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宋代政府鬻卖度牒和增加僧人赋税的措施对寺院借贷机构的设立具有直接影响,很多寺院借贷机构的盈利成为缴纳赋税的重要保证。在寺院参与修桥和养济院等社会建设方面,借贷机构也成为了提供建设和维护资金的中介。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宋代寺院借贷机构具有了一种公共性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四龙;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游彪;略论宋代寺院、僧尼经营的商业和高利贷[J];河北学刊;1990年06期

3 王月清;禅宗戒律思想初探──以“无相戒法”和“百丈清规”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王公伟;;中国佛教净土宗的思想发展历程探析[J];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1336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36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0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