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与巫医交合
本文关键词: 清华简 巫医交合 祝由 逐疫法 出处:《兰台世界》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中记载有伊尹因故奔夏,巫乌附体伊尹在认知夏桀致病之由的情况下,运用逐疫的巫祝疗法予以治疗。其与《五十二病方》中治疗"婴儿瘛"所用的祝由疗法以及传世文献中所见"越方"、"辰州符"等巫术疗法皆有一定的通约性和传承性,大致反映了当时社会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所流行的巫医交合观念。
[Abstract]:The Qing Hua Bamboo slips "the House of the gathering Soup of the Red Gum" records that there is Yi Yin for some reason to rush to summer, and Wuwu body Yi Yin is in the condition of knowing the cause of Xia Jie's illness. It was treated by epidemic witchcraft therapy, which wa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firemen" in < 52 patient's prescription > and the "Yue Fang" in the literature. "Chenzhou Fu" and other witchcraft therapy have certain universality and inheritance, which roughly reflects the popular concept of witch-doctor intersection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t that time.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877.5;B992.5
【正文快照】: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学界通称“清华简”),包括残简在内共2388枚,经鉴定为战国中晚期。这批竹简主要以书籍为主,其在中国古代史学、古文献学、古文字学、语言学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至2013年1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三批整理成果问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宋镇豪;商代的巫医交合和医疗俗信[J];华夏考古;1995年01期
2 刘国忠;;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与伊尹间夏[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李学勤;;新整理清华简六种概述[J];文物;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晖,王建科;出土文字资料与古代神话原型新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黄德宽;;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与先秦“小说”——略说清华简对先秦文学研究的价值[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徐正英;马芳;;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组诗的身份确认及其诗学史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刘全志;;论《乐经》的基本形态及其在战国的传播[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年02期
5 高纪洋;;生活方式视域内的器皿造型样式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06期
6 黄爱梅;;先秦文献研究的新发现与新问题[J];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01期
7 李培志;;大陆学者《黄帝书》与《老子》思想渊源研究述评[J];史学月刊;2010年02期
8 金爱秀;;两汉服食考论[J];兰台世界;2013年03期
9 李学勤;;论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结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刘国忠;;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与伊尹间夏[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纪潮;;中国古代巫、毒关系之演变——战国秦汉简帛材料中有关毒的人类学观察[A];第一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宋丽华;于赓哲;;中古时期医人的社会地位[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燕;《周礼》所见王室起居职官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孟鸥;《文子》新探[D];山东大学;2011年
3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晗;《老子》文本与道儒关系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吕亚虎;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文智;西汉孟、焦、京易学新探[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李培志;《黄帝书》与简帛《老子》思想渊源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朱文涛;古罗马与汉代造物艺术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李亮;时空与心灵间的视象[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10 [kR[;gq周烰系楲挊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远平;从马王堆汉墓看湖南地区在汉初文明中的地位[D];湖南大学;2001年
2 罗炯炯;湖南西汉墓葬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欧阳傲雪;从马王堆星占简帛看战国星占术特色[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宋丽华;中国古代医人社会地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周圣X;战国楚简所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刘春磊;体育课程与身体文化之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7 廖军;汉代漆器装饰纹样在髹漆饰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8 李方方;出土b0W文字中所墜水名、山名S/懰[D];安徽大学;2013年
9 周舒娟;安徽省无为县熊家村鬼奶奶治疗“趟着鬼”巫医习俗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学勤;;新整理清华简六种概述[J];文物;201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瑞明;敦煌求爱奇术揭密[J];敦煌研究;1997年01期
2 李锦山;“二人抬物"纹彩陶盆与祈殖巫术[J];文博;2005年01期
3 王红旗;;《山海经》记载的开颅巫术[J];文史杂志;2010年03期
4 徐利红;从“巫术祈祷图”看泸州汉代酒文化[J];四川文物;1993年01期
5 王政;王维娜;;殷周青铜器“人兽负器”造型与古之埋压、祭器巫术[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陈于柱;;非逻辑的变通——从敦煌写本宅经“镇宅法”看古代占卜、巫术的互补结合[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陈颖;;萨满文化在北方器物纹中的遗存[J];华章;2011年03期
8 袁千正,,袁朝;意蕴沉厚的艺术形象──江陵楚墓丝织品巫术神话的文化破译[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9 张洪亮;赤峰地区史前岩画表现内容与形式的艺术发展历程[J];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孙长初;;汉画像石“铺首衔环”图像解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真玉;;论汉画中的升仙巫术[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露露;刘冰;;论汉画中胡人图像体现的胡汉关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力;仰韶彩陶主题图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2 刘刚 冬君;卜辞里的王后[N];中国经营报;2010年
3 张辛;礼、礼器与玉帛之形上学考察[N];中国文物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李云辉;康家石门子岩画是珍贵的古代文明纪念碑[N];昌吉日报;2007年
5 江西省景德镇市古窑瓷厂 刘俊臣;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的可持续发展[N];中国文物报;2007年
6 黄懿陆;安阳殷墟出土易卦卜甲上的重卦符号解读[N];云南政协报;2006年
7 府宪展;横空出世贺兰山 石破天惊岩画谜[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曹兵武;中国早期玉器:材料、工艺、形态与文化[N];中国文物报;2008年
9 曹砚农;甲骨卜辞与“原始思维”[N];中国文物报;2001年
10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刘学堂;新疆木垒等地发现的“石祖”和“石女阴”试释[N];中国文物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鹏万;简牍帛书格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云燕;马王堆汉墓帛书通用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林雅芳;《天水放马滩秦简》、《周家台秦简》及《里耶秦简》词语通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欧阳彩蓉;马王堆简帛书法初论[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4 刘晓畅;曾侯乙墓墓主内棺纹饰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07年
5 扈f杀
本文编号:1478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478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