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由“籍”而“族”——三亚穆斯林的历史史实、记忆及情境

发布时间:2018-02-13 08:05

  本文关键词: 三亚穆斯林 回辉话 占族 历史记忆 出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三亚回族穆斯林之先民本为寓居占城的阿拉伯人。1980年代以来,由于研究者的介入,尤其语言学研究者"回辉话"与占族语相近的结论,使三亚回族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来源,不具历史史实的"占族"认同日渐加强。作为历史记忆的主导者三亚穆斯林对诸多历史材料进行取舍,构建了新的历史叙事并以此来强化自身的结构性情境。
[Abstract]:Since 1980's, because of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researchers, especially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Huihui dialect is similar to the Zhan language, the Hui nationality of Sanya began to reunderstand its origin. As the leader of historical memory, Sanya Muslims choose and choose a lot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construct new historical narration to strengthen their own structural situation.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近代回族国家认同研究(12XMZ006)”
【分类号】:B9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牛军凯;;潘陀浪王宫档案与晚期占婆史研究——占婆王府档案再讨论与补编[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2年01期

2 江青武;初探海南回族先民的来源及其去向[J];回族研究;2003年02期

3 孙元田;杨波;区彩莹;周贞鉴;苏振宇;李冬娜;;Y-SNP多态性揭示的海南岛黎族、回族和仡隆人群的起源[J];科技导报;2007年24期

4 张秀民;;蒲寿庚为占城人非阿拉伯人说[J];兰州大学学报;1979年01期

5 廖大珂;;论伊斯兰教在占婆的传播[J];南洋问题研究;1990年03期

6 欧阳觉亚;郑贻青;;海南岛崖县回族的回辉话[J];民族语文;1983年01期

7 陈智超;;十八世纪占婆王府档案目录及说明[J];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鹏宇;;蒙元时期契丹人的迁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邱普艳;;西方殖民主义者东来与越南的对外贸易[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2期

3 万明;;明代内官第一署变动考——以郑和下西洋为视角[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李浩楠;;论金代的忠孝军[J];北方文物;2008年02期

5 曹英;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荷兰商业霸权的确立[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6 蓝韶昱;;11世纪~19世纪中叶中国文化对东南亚弱势影响的原因[J];创新;2008年04期

7 喻学忠;晚宋士大夫隐逸之风述论——晚宋士风研究之二[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马彩霞;袁飞;;元代河南江北行省人口流动问题刍议[J];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刘太玲;;试析“回族女子不外嫁”习俗[J];当代经理人;2005年05期

10 董晓荣;;敦煌壁画中的蒙古族供养人云肩研究[J];敦煌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曾晓渝;尹世玮;;语言深度接触现象的认识问题——以海南三亚回辉话为例[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曾晓渝;;语言深度接触现象的认识问题——以海南三亚回辉话为例[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3 蔡鸿生;;唐宋佛书中的昆仑奴[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4 赵现海;;明初甘肃的地缘政治与西北疆界的形成——由洪武五年冯胜弃地事件引发的思考[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丁明俊;;一代史学大师的终生追求——杨志玖先生《元代回族史稿》读后[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黄成俊;;杨志玖教授对回族学研究的贡献——读《元代回族史稿》[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魏德新;;回商蒲寿庚的历史功过[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陈丽华;;闽南海上走私探析——以北宋泉商走私高丽及明代漳泉私商活动为例[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万明;;郑和下西洋:异文化、人群与文明交融[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余彬;主权和移民:从“旧约”到“新约”[D];暨南大学;2009年

5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6 周强;回族风俗习惯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晓川;从新知到常识[D];复旦大学;2011年

8 王志强;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认识与策略研究(1881-1886)[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坚;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发展研究(1912-1928)[D];厦门大学;2002年

10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芬;中菲南海争端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彩琼;越南文字的变迁与民族意识的发展[D];暨南大学;2011年

3 赵志群;近代“日本中国学”与日本侵华战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创锦;澳大利亚与印尼独立(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阎亮军;美国在菲律宾殖民统治时期的文化扩张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郑良旭;费正清的“中国观”研究(1929-1991)[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晓远;近代中国回族团体组织对新式教育的贡献(1906-1938)[D];吉林大学;2011年

8 金新;效忠转移的困境[D];吉林大学;2011年

9 胡珊;英国对马来亚联邦的设想及结果(1942-1948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政;斡脱商业与元代社会[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练铭志;关于海南黎族族源的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江青武;初探海南回族先民的来源及其去向[J];回族研究;2003年02期

3 欧阳觉亚;符镇南;;海南岛村话系属问题[J];民族语文;1988年01期

4 司徒尚纪 ,许桂灵;海南黎族与台湾原住民族都是古越族后裔[J];寻根;2004年02期

5 滕成达;伊斯兰教在越南[J];中国穆斯林;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光谦;美国的忠诚宣誓:一个国家,不容分裂[J];世界知识;2005年07期

2 何亦农,陆剑杰,朱成山,张连红;论南京大屠杀与当代民族忧患意识[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3 张景岳;历史记忆的亮点 文献研究的盲点——美国纪录电影“老上海部分”的内容特点与研究现状[J];新闻大学;2005年03期

4 程步涛;;永远的硝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J];老友;2005年10期

5 郭力;;后叙“1968”:历史记忆形式之一种[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6 王小平;;历史记忆与文化身份:论严歌苓的“穗子”书写[J];华文文学;2006年02期

7 张耀杰;;张宏杰笔下的历史记忆[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09期

8 蔡志诚;;历史记忆·诗性救赎·文化认同——评李渝小说《夜琴》[J];名作欣赏;2006年21期

9 周静;阎丹红;;思辨·钩索——评新编《康有为集》的文献价值[J];探索与争鸣;2006年12期

10 吴秉杰;;测度人心的秘密[J];长篇小说选刊;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瑜;;姑嫂塔传说及其在南洋的流变[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2 曾穷石;;“大鹏鸟卵生”神话——嘉绒藏族的历史记忆[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3 胡爱华;朱莉;;后殖民视野下华人历史记忆尘封残片的再现——美国华裔文学作品述评[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齐红深;张博;蔺淑艳;;江桥抗战勇士后代的历史记忆[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上)[C];2004年

5 顾晓伟;李云根;;在福建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历史记忆与海洋文化认同[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丽明;;福建海洋性格的历史记忆——泉州宗教石刻[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彭e,

本文编号:1507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507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d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