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彝族宗教文化导引与彝族民众心理压力释放

发布时间:2018-02-15 01:03

  本文关键词: 彝族宗教 文化心理 压力应对 出处:《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在论述彝族宗教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彝族民众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探讨彝族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其宗教信仰和宗教仪式应对心理压力,并分析其应对方式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提出将传统的宗教信仰与现代心理科学相结合应对心理压力的建议。彝族民众如何有效地应对心理压力对于维护其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relig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i nation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sources of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the Yi people, and then discusses how the Yi people use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rituals to cope with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in their daily life. It also analyz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its coping styl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ombine traditional religious beliefs with modern psychological science to cope with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how the Yi people can effectively cope with psychological pressure to maintain their national unity.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西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2010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应用心理研究中心”科研项目,课题编号:CXSL-0100208
【分类号】:B91;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谭志松;;国外跨文化心理适应研究评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植凤英;张进辅;;小乘佛教与傣族人心理压力的应对——以景洪市勐罕镇曼乍村为个案[J];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3 黄希庭;;压力、应对与幸福进取者[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卢佳;;试析彝族祖灵信仰对彝族心理发展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杨晓雁;阮金纯;刘娟;;文化认同与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耿德英;赖芳;吴军;;彝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以西昌学院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璐;;维汉两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及对策分析[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彭杜宏;刘电芝;陈铮;宋东清;王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体验与应对调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张静;;河南篮球专业运动员比赛时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4 董薇;;中学生的应对方式特征[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02期

5 毕重增;黄希庭;;自信与健康[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年01期

6 王馨;;边疆高校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7 吴锐;李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应对方式与教育对策[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梁红;黄希庭;;大学生人际适应“二年级现象”的辩证解读[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9 马定松;秦竹;杨玉芹;陈嵘;张奇;;傣族泼水节心理调适作用及其心理机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10期

10 彭萍;姚树桥;刘伟伟;;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尹可丽;中国成人心理健康维护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毕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6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陈永进;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目标定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谭志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学的使命[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洁琳;人格对在沪美国旅居者和定居者跨文化适应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邹晶;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压力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鲁铁汉;大学生感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贾红彬;通辽地区初中生压力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5 祝婕;在韩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6 张建华;中学生认知灵活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李晶;生存意义的寻求[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庆玲;南京市青年工薪层购房压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妍;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刘娜;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理泰;王华生;;略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2 龚锐;西双版纳傣族宗教生活的世俗化倾向——以嘎洒、勐罕、大勐龙三镇为例[J];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3 张京玲;张庆林;;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态度模式与文化适应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52期

4 仲稳山;李露;;全国大学生SCL-90新常模构建问题研究[J];中国校医;2009年03期

5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报告[J];心理科学;2003年05期

6 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7 侯玉波,朱滢;文化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2年01期

8 景怀斌;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心理学报;2002年03期

9 景怀斌;;儒家式应对思想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6年01期

10 杨晓雁;阮金纯;刘娟;;文化认同与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柳;;嫦娥神话母题观照下的民族文化心理[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王平;;聊斋与俗文化心理[J];民俗研究;1990年04期

3 马萍;桑德诺瓦;;大理白族“绕三灵”文化心理试析[J];民族艺术;1992年03期

4 苏静;试论甘孜州彝族宗教的特点与演变[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5 朱堂锦;;道教的审美理想和趣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6 黄朴民;;心灵鸡汤:宗教在韩国[J];博览群书;2007年10期

7 田秋菊;;五体投地的皈依——析佛教徒的信仰文化心理[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8 曾凡;;我国早期龙神崇拜的文化心理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0期

9 张绥;;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化心态的形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10 杨濻;;功利·图腾·农事·战争——苗舞的巫文化心理[J];民族艺术;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杰;;中国古代教门及其影响[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2 葛壮;;20世纪后期国内对当代伊斯兰教的研究综述[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德才;清真寺中的择吉文化[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世辉;和谐需要沟通与理解[N];中国民族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班礼;当基督来敲毕摩的门[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冉;汉语佛教熟语文化背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3 刘全宝;“妖道”何以为“妖”[D];山东大学;2009年

4 邱鄂君;善境和美境[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玉敏;敦煌佛教艺术中的生存意蕴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朱丽仙;妈祖神格化的路径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12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512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6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