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传承与创新——昆明三和寺寺院教育实践初探

发布时间:2018-02-15 06:57

  本文关键词: 汉传佛教 佛学院 教育实践 环境清幽 教育思想 人间佛教 藏传佛教寺院 南传佛教 释迦 持戒 出处:《法音》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汉传佛教寺院教育也称"丛林教育","丛林"的含义一方面指寺院制定清规戒律,使修行生活井然有序,一方面指寺院常居环境清幽的山林之中,远离喧嚣人境。汉传佛教寺院教育的汉化程度非常高,在建筑、服饰、法器等方面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在教育思想上则与儒、道相互融摄。到今日,可以说寺院是中华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寺院得以恢复重建,但大多以发展文化产业、
[Abstract]:Buddhist monastery education in the Han Dynasty is also known as "jungle education." the meaning of "jungle" means, on the one hand, that the temple formu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make the spiritual practice life orderly, on the other hand, that the temple often lives in the mountains and forests in a quiet environment. Far 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the Han Buddhist monastery education has a very high degree of Sinicization. It is integrated with Chinese culture in architecture, dress, legalism, and so on, while in educational thought it melts with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To this day, It can be said that monasteries are the most complete place to preserv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many monasteries have been restored and rebuilt, but most of them have developed cultural industries.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分类号】:B9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永寿;;关于《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修》正案的说明[J];法音;2006年03期

2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J];法音;2006年03期

3 ;佛教的“南无”是何意[J];文史博览;2008年05期

4 ;汉传佛教寺庙共住规约通则[J];法音;1990年03期

5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退职的规定[J];法音;2000年09期

6 韩丽霞;近代以来云南汉传佛教的演变[J];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7 ;关于《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修正案的决议[J];法音;2006年03期

8 曹文斌;陈升磊;;中国汉传佛教素食传统形成的原因[J];中国宗教;2010年07期

9 汪彩燕;;探究汉传佛教中的荤戒[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2期

10 孙宁;;古史今证——读《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J];文史博览(理论);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尚全;;汉传佛教慈善事业的理论来源及其实践模式[A];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9)[C];2009年

2 焦慧欣;;川南凉山彝族地区汉传佛教调查研究[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何绵山;;道路遇人半是僧——佛教在福州[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4 胡旭;;浅议汉传佛教对中医学影响的若干问题[A];中医经典理论内涵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医史文献分会、中医经典与传承研究分会(筹)学术年会文集[C];2012年

5 耿敬;;中国近代佛教教育的兴起和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杨逸平;;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基督教在佤族的传播及其影响——以临沧市沧源佤族为例[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马碧邋记者 李勇;李微微会见汉传佛教界中青年人士读书班学员[N];湖南日报;2008年

2 杨秀蓉;汉传佛教在云南的传播与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4年

3 杨秀蓉;云南汉传佛教教育[N];中国民族报;2014年

4 通讯员 缪革新、何艳君 记者 李敏;普宁寺隆重举办汉传佛教“盂兰盆大法会”[N];承德日报;2006年

5 王惕;打七——汉传佛教修行常用法门[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7 记者  万君 实习生 王睿;陕西·中国汉传佛教祖庭调研全面完成[N];陕西日报;2006年

8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9 文灯;汉传佛教八宗派[N];中国民族报;2002年

10 周倜;首部中国汉传佛教祖庭研究专著出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邹燕凌;中国汉传佛教梵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刘亚明;中国汉传佛教忏悔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焦自伟;汉传佛教视角下的农业多功能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汉传佛教戒律守持问题探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潘新新;沈阳地区汉传佛教寺院空间及环境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蔡利平;汉传佛教忏悔思想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4 樊丽沙;汉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和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5 梁爽;1931-1945年间中国汉传佛教界状况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林桂利;泰国汉传佛教[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7 宋相阳;试论太虚与居士合办的武昌佛学院[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祝元斌;民国时期武昌佛学院研究(1922-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释慧严(NGUYEN THI BICH THUY);当前中国和越南佛学院教育之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杨晓燕;当代尼众教育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12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512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b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