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伊斯兰与现代性:西方语境里的多元论争

发布时间:2018-02-15 19:14

  本文关键词: 伊斯兰 现代性 西方 穆斯林 世俗化 改革 出处:《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刘易斯认为西方是现代性的完美象征,穆斯林应全盘西化、实行政教分离去拥抱现代性。科佩尔指出世俗主义是西方现代性的源头,穆斯林世界应该世俗化、释放改革的力量、彻底地融入西方文化。埃斯波西托反对世俗的原教旨主义,强调伊斯兰世界的差异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主张穆斯林社会通过内生性的政治和社会转型,和平地实现变革。拉马丹阐述伊斯兰的普遍原理与文化的多样性,主张西方穆斯林在西方现实里灵活解释和运用伊斯兰的思想资源,自觉地进行知识革命、构建穆斯林品格,在全球伊斯兰的演变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Abstract]:Lewis believes that the West is the perfect symbol of modernity, that Muslims should be completely westernized and practice secularism to embrace modernity. Koppel pointed out that secularism is the source of Western modernity, and that the Muslim world should be secularized and unleash the forces of reform. Thoroughly integrated into Western culture. Esposito opposed secular fundamentalism, emphasized the diversity,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the Islamic world, and advocated an endogenous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Muslim society, The peaceful realization of change. Ramadan expounded the universal principles of Islam and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s, advocated that Western Muslims should flexibly interpret and use Islamic ideological resources in the Western reality, consciously carry out the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 Muslim character. To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Islam around the world.
【作者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外语部;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城市民族旅游社区地方性保持:多元认同的建构主义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41271157)之一
【分类号】:B96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泉;吕小辉;索朗白姆;;“地方神”文化影响下的藏族聚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2 寇国庆;萨义德论知识分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华泉坤,张浩;《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陈兵;牛振宇;;《金银岛》:西方人的“东方幻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潘学权,王家明;文学翻译与“东方形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陈丽慧;美国梦——评彼得·凯里的短篇小说《美国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温育仙;;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策略研究——兼谈霍译《红楼梦》的翻译策略选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杨珊;;评《河湾》的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9 王均萍;;从《热带癫狂症患者》看茨威格对西方主体性的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10 明晶;万秀增;;重新解读黄哲伦的《蝴蝶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璐;;不完全的解构:黄哲伦《蝴蝶君》中的文化误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朋;;试论美国电影中华人女性形象的文化属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3 杨倩倩;;掀开毛姆的“彩色面纱”——《彩色的面纱》的东方主义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4 何玮薇;;2001年-2008年法国《观点》杂志旅游专栏分析——法国人想象中的中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文煜;;浅析《失落》中移民文化身份的重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曾惟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的中国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杨子;;身体、空间与认同——梅兰芳访美演出的价值向度与现实启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潘世杰;;回族饮食文化禁忌理念解读[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9 秦红岭;;全球化语境下建筑地域性特征的重新认识与构建[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田兆耀;;管窥新时期我国生态电影的思想内涵[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5 黄伟;高乐待与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文诺;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刘惠玲;话语维度下的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孙笑晨;白色阴影下的回归—小说《黎明之屋》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平焰;美国华裔生存状态的多维度透视[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颖;跨越与再现[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5 颜培;跨文化书写[D];江南大学;2010年

6 陈烨;谭恩美小说和张艺谋电影中的东方主义[D];南昌大学;2010年

7 任孝霞;比较文学辨“异”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陈晨;木雕花板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陈海红;论萨义德的文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娜;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殖民”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应对[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清果;;试论文化道教[J];宗教学研究;2008年01期

2 速继明;;世俗化:现代性生成的历史表征[J];学术月刊;2008年12期

3 叶舒宪;现代性与原始性:符号如何建构现实[J];民族艺术;2001年04期

4 张文华;;基督教对现代性发展的意义[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5 蒋海怒;宗教与现代性:“批判佛教”之观念史解读[J];东南学术;2005年05期

6 张晓毓;;从加尔文宗教改革看西方现代性起源[J];理论界;2010年07期

7 龚隽;“反抗的现代性”:二十世纪的日本禅、京都学派与民族主义[J];世界哲学;2004年02期

8 万里;颠覆与重构:现代性与问题意识观照下的中国道教[J];求索;2005年05期

9 吴正勇;徐汝庄;;哈贝马斯对现代性和理性关系的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盖建民;;再论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思想的现代性意义[J];宗教学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家琪;;现代性背景下的宗教与信仰问题(发言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平;;圣化时间:超越现代性的时间建筑学——海舍尔安息日思想述评[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3 范丽珠;;中国民间信仰对全球化时代文明共生的价值[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4 傅永军;铁省林;;哈贝马斯宗教哲学思想研究综论[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岳谦厚;;陈撄宁养生论的现代教育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序[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林夕;;早期来华传教士活动特点及其影响——以马礼逊和东印度公司的关系及其参与英国对华外交政治为例[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学广;;后现代宗教:走向理性与信仰的相对和解(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平;;与神共在——海舍尔犹太教圣经观述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马赫穆德·穆萨·拉希德;马尚洛·法里达;丁一成;;伊斯兰经济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政文;德国古典美学现代性的基本维度[N];光明日报;2006年

2 (美国)摩蒂塔·柯汉;西方像一个人面兽[N];华夏时报;2002年

3 中国人权研究会供稿;我国为什么实行“自治、自养、自传”的宗教政策[N];人民日报;2005年

4 黄剑波邋魏德东;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八大课题[N];中国民族报;2008年

5 穆土;总结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现代化历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伊斯兰世界的喜与忧[N];光明日报;2007年

7 魏德东;到田野去[N];中国民族报;2007年

8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 黄诚;佛学思想与社会思潮这样交织[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郑莉 哈尔滨工程大学;“叠合认同”的分析策略与“多元一体”的生命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 刘芳 邢婷婷;现代化、全球化时代的宗教[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云江;大乘佛学的融摄与超越[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唐忠毛;现代性视阈中的佛教本觉思想批判与论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贲利;现代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蒋立群;印顺法师的佛学思想[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赵军;中东伊斯兰激进组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李晓敏;科拉科夫斯基宗教理论及现代性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国庆;基督教理论与现代性观念的起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彬彬;中世纪晚期神哲学与近代人文主义兴起之内在关联[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赵玉娇;交往与对话—文明、宗教冲突的解决途径[D];贵州大学;2007年

4 刘颖;现代新儒家(1949年前)对宗教信仰的拒斥与容纳[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邓春燕;朝向希望的希望[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韩淑云;朝觐与女哈吉[D];兰州大学;2010年

7 蒋义友;基督教“爱”的伦理对人格主体现代性建构的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于晓兰;立足于传统的批判性反思与传统的现代性重建[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曲莹莹;论信仰视角下的美育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张春英;知味墨与中国基督教的穆斯林宣教事业[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13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513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a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