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思想与生态文明
本文关键词: 大乘佛教 生态文明建设 缘起论 佛教思想 生态世界观 启迪意义 生命观 生态环境危机 有机整体论 生态理想 出处:《中国宗教》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佛教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人生烦恼痛苦的解脱,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其关注的思想主题。但佛教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本文拟从佛教缘起论与生态世界观、佛教生命观与动物伦理、佛教净土观与生态理想及其实现三个方面,简要地论述佛教思想中包含的生态文明资源及其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
[Abstract]:The main problem that positive Buddhism pays attention to is the liberation of life trouble and pa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is not its thought theme, but the Buddhist culture contains abundant ecological thought resources. It has many enlightenments for ou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oday. This paper intends to discuss the origin of Buddhism and the ecological world outlook, the Buddhist view of life and animal ethics, the view of pure land and ecological ideal of Buddhism and its realization.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resourc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tained in Buddhism and its refer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教育部;南京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B9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慧成;;真禅法师的佛教人生观[J];佛教文化;2005年06期
2 吴学国;;奥义书与大乘佛教的发生[J];哲学研究;2010年03期
3 闵绪国;;佛教生态伦理及其现实启示[J];五台山研究;2009年04期
4 闵绪国;;佛教生态伦理及其现实启示[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5 李利安;;构建和谐社会:佛教的理论资源与实践借鉴[J];法音;2007年04期
6 黄夏年;;“佛教与生态”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佛学研究;2008年00期
7 邹婷;;“何人知此义,唯有净名翁”——白居易对大乘佛教思想的选择[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方立天;论佛教文化体系的结构与核心[J];佛教文化;1990年02期
9 刘亚明;胡敏燕;;佛教圆融思想的和谐生态智慧[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10 姚卫群;;佛教中观派的“不生”观念[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立天;;当代佛教要重视阐扬佛教核心思想“缘起论”[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成有;刘修志;;全球化背景下的佛教及佛教与民族的关系——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综述[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余雷;;龟兹名僧鸠摩罗什与佛教文化传播[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贾东桥;;佛教解脱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5 方立天;;心从“正见”始——佛教正见与世界和谐[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6 高凯;;从人口性比例和疾病状况看西域在汉晋时期佛教东渐中的作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元春;;大乘佛教道德的现代价值[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8 刘成有;;印顺早期的信仰转向及其意义[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罗桑开珠;;论佛教对吐蕃社会文化的影响[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姜涛;;略论早期(二-四世纪)的龟兹佛教[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黄夏年;报恩思想的现代意义[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温金玉;中国佛教信仰结构解析[N];中国民族报;2006年
3 李小艳;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N];中国民族报;2003年
4 本版编辑 温金玉 杨曾文 释理净 释济民 释悲寂 方林泉 戎雪海 释怡藏;佛学泰斗 改革先驱[N];中国民族报;2007年
5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 方立天;当代佛教要重视阐扬佛教核心思想“缘起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张明禄 夏德美;食素和尚 酒肉和尚为何同时存在[N];北京科技报;2005年
7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留学生 乔氏云英;越南佛教的多元文化[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特木尔巴根;缅族:虔诚的佛教信徙[N];中国民族报;2005年
9 记者 禹媚;以出世之心来做入世之事[N];中山日报;2009年
10 张文彪 (作者系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佛教环境思想与西方当代的环境哲学[N];中国民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可为;华严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稂荻;无尽的现象圆融[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玄宗女贵莲(释慧莲);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索南东主;藏族宗教语言的厘定及其历史意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航;《大智度论》菩萨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哈磊;四念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孔祥珍;铃木大拙与西方语境下的禅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KIEU THI VAN ANH(乔氏云英);越南北方佛教女性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何杰峰;藏传佛教判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玲;试论佛教慈悲思想及其当代践履[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欣;佛教的出世思想及其社会影响[D];山西大学;2012年
3 黄忠瑶;佛教思想和谐观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4 吴蕴琼;佛教布施度及其现代伦理价值[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3年
5 蔡氏柳;佛教德育对世俗德育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师彬;佛教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加央旦增;大乘佛教修心的人文价值探索[D];西藏大学;2011年
8 谭舒;孟子与大乘佛教善恶观之比较[D];南昌大学;2012年
9 刘后德;唐太宗与佛教[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张瑞;南宋佛教人物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55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555235.html